最新网址:www.biquw.cc

朱棡听闻此言,脸上瞬间闪过一丝疑惑,微微一怔后,下意识开口:“老师?”

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目光深邃而悠远,缓缓开口道:“太原,将来是抵御草原势力的重要屏障之一,而你作为藩王,日后是要领兵作战,为大明戍守边疆的。”

又是微微一顿,老朱的眼中闪过一丝期许与深邃,“所以,咱打算让你拜入冯胜门下,好好跟他学习兵法韬略。”

朱棡听闻这话,眉头先是紧紧蹙起,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之色,可转瞬之间,他的眉头又缓缓舒展开来。

毕竟,冯胜可不是一般人,乃是开国六公之一的宋国公,在元末那个乱世中,他堪称超一流的名将,军事才能丝毫不逊色于魏国公徐达。

冯胜一生征战无数,能征善战,战功卓著,声名远扬。

想当年,冯胜北伐灭元,参与徐达北伐,攻克甘肃、宁夏等地,肃清西北元军残余势力。

平定西南时,率军征讨云南,协助傅友德平定元梁王势力。

辽东一战,在辽东大破纳哈出二十万元军,迫使其投降,为明朝控制东北奠定基础。

经略西北期间,冯胜长期镇守甘肃,修筑边墙,巩固明朝西北边防。

所以,冯胜这一生,经历了大小无数战役,几乎从未尝过败绩。

其战功赫赫,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在明初功臣中位列第三,《明史》更是评价他“勋臣第三”。

然而,这样一位军事奇才,最终却未能善终。

只因朱元璋晚年猜忌功臣,冯胜被冠以“藏匿兵器”的罪名,最终被赐死。

可这也无法掩盖冯胜的军事才能极为突出,尤其擅长骑兵作战和边地经略,只是他在政治上的敏感度却有所不足,未能看透朝堂上的风云变幻,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然而,朱元璋让朱棡拜师冯胜,其深意远不止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实则,让朱棡学习冯胜的兵法韬略,仅仅只是其中一个目的罢了。

更为关键的是,朱元璋打算让朱棡借着冯胜弟子的身份,去收拢冯胜身边的将领。

如此一来,朱棡便能逐渐取代冯胜,将一部分淮西子弟兵的控制权牢牢握在手中。

也就是说,朱元璋是想借助冯胜在军中的威望,帮助朱棡迅速在军队里站稳脚跟,同时也能借此机会,将原本分散在淮西勋贵手中的兵权,重新收归老朱家。

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朱元璋身为皇帝,为何要采用如此迂回的方式呢?

这其中自有缘由,只因淮西子弟大多出身草莽,他们行事作风向来秉持义气为先、忠义当头的原则。

所以,在他们的观念里,有时候,那些代表着皇权的虎符和圣旨,还不如淮西勋贵们的一句话来得管用!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皇权高度集中的朱元璋来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因为,这无疑是对老朱统治权威的一种挑战,也是对大明王朝稳定的潜在威胁!

朱棡在心中将朱元璋的意图细细梳理了一遍,想通其中关窍后,神情正色,微微拱手:“儿臣今日过后便即刻前往冯伯府邸,行拜师之礼。”

朱元璋听闻此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目光中透着一丝欣慰,微微颔首:“好,此事你当用心去办。”

与此同时,朱棡心里头仍有些不踏实,他装作不经意地悄悄瞥了一眼身旁的朱标。

只见朱标面色平静,神色间并无丝毫异样,既没有流露出不满,也没有表现出其他情绪。

朱棡见状,悬着的心这才缓缓放下,毕竟在这宫廷之中,即便兄弟情深,涉及到权力与利益的事情,也容不得半分马虎,多留个心眼总是没错的。

也是从这一刻起,朱棡心里对朱元璋的手段有了更深的敬佩。

其实,朱棡细细思量着,太子朱标迎娶了常遇春的女儿,就凭这层姻亲关系,顺理成章地得到了常遇春旧部的支持,那些兵权也就自然而然地汇聚到了朱标的麾下。

再看秦王朱樉,虽然未来他娶的是北元郡主,但侧妃可是卫国公邓愈的女儿,这一招看似不起眼,实则是在变相地将淮西的权力收归老朱家。

想到自己,晋王朱棡的心中,倒是有些五味杂陈。

历史上并无他拜师冯胜的记载,可如今自己是穿越而来,历史的轨迹已然发生了蝴蝶效应,这一切似乎也变得合理起来。

因为,历史上的朱棡只是娶了永平侯谢成的女儿,与冯胜毫无瓜葛,反倒是周王朱橚迎娶了冯胜之女。

至于魏国公徐达,朱棡猜测,朱元璋早就已经布好了局,让老四朱棣迎娶徐达嫡女,也是未来大名鼎鼎的徐皇后、徐妙云。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之中,若没有徐家的支持,燕王朱棣又怎能在军中迅速站稳脚跟,进而发动奉天靖难之役?

再者,那韩国公李善长,身为诸公之首,在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过程中居功至伟。

朱元璋必然是如同历史上一般,先是通过联姻的方式,将李善长与皇室紧紧绑定在一起,在日常的相处中慢慢磋磨其心志,准许他安享晚年。

只是这李善长实在是太过长寿了,活得久到连朱元璋都不禁心生疑虑,越看李善长,就越觉得他与那善谋篡权的司马懿有几分相似。

如此一来,在无人干涉的情形下,李善长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是个无法逃脱的死局。

这样细细数来,开国六公的势力,几乎都被朱元璋以各种手段悄然瓦解,再难翻身。

这让朱棡越琢磨,越对朱元璋的谋略深感惊叹。

朱元璋的每一步棋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巧妙地把这些淮西勋贵的力量与皇子们的命运相连。

一方面稳固了皇室的统治地位,让天下人看到皇室与勋贵的紧密关系,稳定人心。

另一方面又不着痕迹地削弱了淮西势力,尤其是将兵权牢牢攥在手中,使得皇权愈发稳固,无人敢轻易挑战。

可以说朱元璋的这盘大棋,布局深远,环环相扣,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