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第209章 大鱼可不好对付

作者:醺浅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2 03:05:49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朱慈烺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这正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说到火力,”白栋信忽然换了个话题,“殿下为火枪装上刺刀的创意非常出色。这个改进将彻底改变战场格局。”

朱慈烺眉头微蹙:“可我担心全火枪的编制是否太过激进。毕竟传统战法……”

“殿下,”白栋信打断道,随即意识到失礼,赶紧补充:“请恕我直言。关键在于骑兵和炮兵的配合。若只论步兵对阵,全火枪部队反而更具优势。”

阿方索·洛佩斯这时插话道:“确实如此。西班牙在佛兰德斯就吃过这种亏。”

朱慈烺站起身,在堂内踱步:“问题是我的炮兵和骑兵都不够强。”

“这些都可以改进,”白栋信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骑兵可以从印度购买战马,换装轻便板甲。至于火枪,我建议全部换装燧发枪。”

“具体说说。”朱慈烺在白栋信对面坐下。

白栋信正了正身子:“我可以帮您训练荷兰式方阵。给我六个月时间,保证拿出一个精锐团。等其他军事教官到位,很快就能组建四个这样的团。”

“炮兵呢?”

“施保罗已经准备好了十二门三磅野战炮。”白栋信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图纸,“不过训练炮手是个难题。建议先用西方炮手,组建五六个炮兵连,这样就能大大提升战力。”

汤若望在一旁补充道:“我已经联系了几位经验丰富的炮兵军官,他们对来东方很感兴趣。”

葡萄牙总督施保罗提供的佣兵服务,让朱慈烺颇为满意。这支佣兵团队采用的是欧式编制,由欧洲军官和士官组成核心,再从当地招募士兵。这种模式在三十年战争中屡试不爽,如今在东方也逐渐流行起来。

“殿下。”阿方索·洛佩斯身着一袭深色西式礼服,腰间配着精致的佩剑,操着一口带着岭南腔的官话,向朱慈烺深深鞠躬。

“施总督愿为您再招募三支军官团,每支可独立支撑一个步兵协。”洛佩斯直起身,目光中闪烁着期待。

朱慈烺轻轻点头,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清晰的轮廓。

“总督大人建议,每个步兵协都配备大明军官作为副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学习着西方的作战技巧。”洛佩斯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谨慎,“另外……”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希望能让西方军官自行挑选装备和制订训练方案。”

朱慈烺眯起眼睛,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这个要求显然是洛佩斯自己加上去的,作为一个军火商人,他当然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

“自行选购怕是有些困难。”朱慈烺的手指停下了敲击的动作,“南直隶可没有什么像样的火枪工场。”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洛佩斯:“听说你在澳门有家火器工场?”

洛佩斯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是的,殿下。”

“有没有兴趣来南直隶发展?”朱慈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诱惑。

洛佩斯一脸茫然,大脑一片空白,显然没想到朱慈烺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他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佩剑,这是他紧张时的习惯动作。

“在玉水口,本宫准备划出一块特殊区域。”朱慈烺站起身,踱步到窗前,“那里将实行不同于大明其他地方的法律制度,允许西洋人定居、经商,甚至参与城市管理。”

洛佩斯瞪大了眼睛,呼吸明显急促起来。这不就是一座自由城市吗?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威尼斯、汉堡这样的商业重镇。

“如果你想要更多订单,就不该把工场设在澳门。”朱慈烺转过身,阳光在他身后形成一道耀眼的光晕,“距离南京太远,运输成本太高。不如迁到明珠,那里将是未来的贸易中心。”

“这片城区现在已经建成了吗?”洛佩斯急切地问道,声音中难掩兴奋。

“还没有。”朱慈烺摇头,“不过一切都在准备中,明年初就会正式下令开建。”

他向黄小宝招手,后者立即递上一份文件。朱慈烺将文件交给洛佩斯:“瞧瞧这份雇佣军官团开出的合同,用汉法两种文字写成。你们的报价我已经接受了,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后天签约。”

洛佩斯接过文件,和一旁的随从白栋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这位太子殿下的做派,简直比商人还要精明。

送走了西洋人,朱慈烺刚想休息,黄小宝又进来报告:“殿下,东洋武士到了。”

“让他们进来。”朱慈烺揉了揉太阳穴。

为首的是个身材魁梧的武士,自称山田统领。他穿着一身深色和服,腰间别着两把武士刀,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桀骜不驯的气势。

“在下山田统领,愿为殿下效力。”他用生硬的官话说道,“年俸要求二百五十石糙米。”

这个价格不低,相当于普通火铳兵四倍的收入。朱慈烺面无表情地打量着他,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氛。

“试用三个月。”朱慈烺最终开口,语气平淡,“有个差事要交给你们。”

“不知是什么差事?”山田统领问道,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去蓬莱岛。”朱慈烺直视着他的眼睛,“把那里占下来。”

山田统领一惊,手不自觉地按在了刀柄上:“那不是朝鲜的地方吗?”

“没错。”朱慈烺点头,目光如炬,“你们乘坐郑家的船去,整个行动由北洋大臣负责。去还是不去?”

这是沈廷扬提出的计策。朝鲜一直不肯签署贸易条约,那就给他们一点压力。当然,明面上这只是一次倭寇入侵,大明朝廷可以随时出手相助。

山田统领沉默了片刻,随后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在下愿意效劳。”

朱慈烺满意地点点头,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待东洋武士离开后,他走到书案前,展开一张地图。

明珠的十几万亩土地已经圈好,就在吴淞江两岸。这片土地将成为东亚最重要的贸易中心,而他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这座城市成长起来。

“只租不卖”的策略,会让这片土地的价值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口袋。而作为五大贸易圈的交汇点,明珠注定会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就在这时,黄小宝又匆匆进来:“殿下,郑芝龙的信使到了。”

朱慈烺眉头微皱:“让他进来。”

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走进大堂,双膝跪地:“小人参见太子殿下。”

“起来说话。”朱慈烺示意他起身,“郑芝龙有什么事?”

“回禀殿下,郑老爷说,荷兰人最近在台湾岛动作频繁,似乎在筹划什么大事。”信使低声道,“他们增加了驻军,还在修建新的炮台。”

朱慈烺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荷兰人在台湾的举动,确实值得警惕。他们控制着东亚海上贸易的咽喉,如果不加以制约,未来必成大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