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车在武市天河机场航站楼前缓缓停稳,一直到把卫远送到安检口,“西风汽车集团”的代表郝凌菲才将卫远的登机牌递了过来:“卫总,已经确认过,飞往昌北机场的CA4567航班准点,您过安检后登机时间刚好。”
“今天辛苦了,郝小姐。”
卫远接过登机牌,左手同时拎着一个牛皮材质的手提包,里面装着此次和“西风汽车集团”签署的2.8亿车辆销售合同。
一边排队等待安检,卫远不忘叮嘱道:“耗小姐,后续车辆交接,你跟紧点,我就一个要求那就是快,一周内必须完成全部车辆交付,至于首付款5000万定金,明天一早我就安排财务打款。”
“明白,卫总放心,我们集团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交付全部车辆。”
卫远点点头,不再多言,与送行的几人挥手道别后,转身大步流星地进入安检区域。
在国内提起军用飞机,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成飞或沈飞这样的巨头,殊不知在湘西境内,还存在着一家堪称教练机领域的巨头—红都航空公司。
从见证华夏航空工业起步的初教-5、到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教练机之一的初教-6,再到服役多年的K-8教练机,乃至新一代的山鹰(JL-9)和猎鹰L-15(JL-10)高级教练机,都是红都公司旗下产品。
可以说红都公司支撑了华夏基础飞行员培训的大半壁江山,而卫远此行的目标,正是红都航空公司的拳头产品-初教-6。
红都航空工业公司,客户接待室内。
看着面前的红都公司市场部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卫远便开门见山道:
“初教-6(CJ-6)标准版,我首批需要订购10架,要求现货,交货时间越快越好,如果能三天内完成交货,我可以在总成交金额上多支付2%作为技术服务费”
技术负责人是个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专家,闻言微微一愣,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
“卫先生,初教-6确实皮实可靠,是款经典教练机,不过它的设计定位是基础教练,性能参数并不算突出……”他本能的想要给卫远介绍公司的高端机型。
“贵公司的在售机型,我本人还是非常清楚的。”
“初教-6:单发、双座、下单翼、固定前三点起落、采用285马力的星型9缸HS-6A活塞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30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170公里/小时,最高升限6千米,最大航程640公里,机身采用全金属结构,操纵性好尤其是在低空低速状态下,是世界上公认的事故率最低的教练机之一,要的,就是这种‘简单、可靠、上手快、复杂度低的机型!”
等卫远一口气报出初教-6的关键参数后,让坐在对面的两位红都公司代表都有些惊讶。
这位年轻的“非洲代理商”,显然做足了功课,而且目标机型非常明确。
看着两人惊讶的表情,卫远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继续补充道:
“我的客户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空中部队从无到有的问题,再好的飞机飞不起来、没人会飞,也是废铁,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从我方客户的实际情况来看,初教-6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卫远这番看起来有理有据且专业十足的言论,直接将对方的疑虑堵了回去。
市场副经理在心里迅速评估了一下,对方要现货、而且是标准机型,仓库里的库存机型数量倒是足够,只是原本想顺便搭着几架高级教练机一起卖的想法算是落空了。
他试探性地报了个价:“既然卫先生对初教-6如此了解,又是批量采购,我们可以在标准指导价900万/架的基础上给予一定优惠……每架……850万如何?”
卫远眼皮都没抬一下,伸出两根手指:“800万,十架总价就是八千万,现款支付,今天签完合同,钱在24小时之内打到你们账上。”
如此干净利索、土豪作风,让市场副经理心头一跳。
短暂的沉默后,他看向身旁那位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微微颔首,十架八千万的总价,对于基础教练机型的初教-6而言,利润空间足够,何况对方还是现金支付。
“成交!”
市场副经理笑容满面地伸出手,“卫先生痛快!我们马上去准备合同!”
卫远在红都航空公司购买飞机的整个过程,如同在西风集团时的翻版,效率惊人,主打就是一个快字,毕竟驻豫省的小鬼子可没有给他留太多准备时间。
接下来的几天,卫远如同拉磨的驴一样,开启了连轴转的节奏,以湘西为起点,开始了横跨数省的高强度撒币之旅。
三二重工。
巨大的工程机械展场旁,卫远指着眼前大大小小近百种不同类型的工程机械:
“这台20吨级的单钢轮压路机5台,那几台50型履带式推土机,现货?有多少台?……15台?全要了!还有那排大中小型的反铲挖掘机,每个型号来10台,不要太先进的自动控制型号,就要标准机械操作款,越是机械、就越皮实、最好是操作简单上手快的!价格?按照你们代理商价批发价给我一个底价,要快!”
销售人员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位年轻土豪,下单的速度甚至比他们在计算器上敲价格的速度还快。
华夏建材集团。
卫远手中的纸质采购单,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建筑所需的采购物资:
“P.O 42.5水泥,我要8000吨,螺纹钢HRB400E,直径12到25毫米的各规格,共计3000吨,其他建筑用钢板、型材,清单在这里,照这个量备货,送到魔都指定港口仓库,分批发运,运输方案你们来定,合同签完,24小时内打款到你们账户”
负责大宗交易的销售经理感觉心跳加速、手心都在冒汗,却是满脸兴奋之色,这样的单子,这样痛快的客户,一年也未必能碰上一次。
中化控股某大型销售公司。
这一次,涉及到的采购物资极其关键且敏感。
“硝酸铵颗粒工业级2000吨,纯度要求……清单上有,300吨硝化甘油……200吨...”
接着卫远又拿出一个文件袋:“所有相关资质证明,包括特种危险品采购许可、存储资质以及‘跨境出海许可’,都在这个档案袋里,手续完全合规合法。”
工作人员仔细核验了卫远提供的文件,特别是那家被卫远收购作为掩护的化工企业资质后,凝重的神色才缓和下来。
“卫总,按照您的清单和资质证明,我们可以供货,但这些特殊化工原料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报关、储运,程序上我们会全力配合,请您务必遵守流程和时限。”
“放心,我们都是守法的正规企业,这些流程都会遵守的.”
卫远知道这才是真正容不得马虎的地方,一脸严肃的回应道。
整整五天,卫远的行程表排得密不透风,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在工程领域内“大撒币”的行为,已经在建筑圈小范围内流传开来,说是有一个年轻的非洲代理商,人傻钱多,产品只要求核心参数和交付时效,付款方式极其“壕横”,下单效率更是高得惊人。
五天后,深夜,某公海区域。
深邃的墨色海水在月光下泛着幽幽冷光。一艘万吨级的远洋货轮静静地漂泊在此,万籁俱寂,只余下海浪轻柔拍打船体发出的单调声响,船体上印着某知名国际贸易公司的标识。
此刻,这艘巨轮却透着一股死寂的诡异,甲板上空无一人,所有照明设备仅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航行信号灯光。
船舱内,堆满了卫远从各地调运至此的各式车辆及物资,——从运输卡车、工程自卸重卡,到压路机、推土机、挖掘机等重型工程机械,再到用特殊集装箱密封装运、标识清晰的工业化工原料,俨然成了一个海上移动的战备仓库。
甲板尾部直升机停机坪旁,卫远独自一人站着,指尖夹着的半支香烟在黑暗中明灭不定。
他仰头望着漆黑的夜空,螺旋桨巨大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一架中型救援直升机如暗夜幽灵般降落在停机坪上,早已在驾驶舱待命、神色困惑的几名船员,在收到撤离指令后立即从驾驶舱来到了停机坪位置,在机组人员的指引下迅速登机。
离开前,他们都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一眼甲板上那个孤零零的身影,心中充满了疑问——这位货主租了他们的船,支付了巨额佣金,却要求在公海上清空整船船员,只需等待24小时后再来接收?即便是他们这些跑了十几年远洋贸易的老船员来说也是闻所未闻,奇怪...真是奇怪!
但疑惑归疑惑,看在丰厚酬劳的份上,以及那份措辞严谨、规避了所有明显法律风险的租赁合同,船员们最终按照所属公司指令配合地登上了直升机,巨大的桨叶再次搅动空气,直升机迅速爬升,最终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当最后一抹螺旋桨的噪音被海风彻底吹散,死寂重新笼罩了万吨轮。
卫远深深吸了最后一口烟,感受着尼古丁带来的一丝慰藉和烟草即将燃尽的灼热,他吐出长长的烟雾,看着白色的烟雾在冰冷的月光下迅速消散。
“呼……”
卫远终于长舒一口气,这五天以来采购、谈判、调运,再加上横跨数省的舟车劳顿耗费了他太大精力,好在大笔资金砸下去总算凑齐了这次所需物资。
随手将烟蒂扔进漆黑的海面,卫远没有再犹豫,集中精神一个意念发出,低沉而机械化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时空隧道启动……
一道无声无息、却又仿佛能扭曲空间本身的无形波动瞬间将卫远和他身周直径数百米的空间完全笼罩,万吨巨轮它内部满载的、足以改变一方格局的战略物资,在冰冷的月光照耀下,凭空消失!
1937年,冬日午后,周家口南城门外。
卫远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公路旁一片不起眼的杂木林边。
他环顾四周,仅仅五天时间,眼前的周家口城门内外却已大变了样,让卫远几乎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原先因战火损毁的城门楼和两侧的城墙部分区域搭起了脚手架,士兵和大量征召的民夫正进行加固修补。
原本坑洼不平的城外公路被拓宽了不少,虽然大部分还是土路,但相比较之前坑洼不平的路面肉眼可见的平整了不少。路基两侧能看到新开挖的排水沟渠。
最显眼的变化,则是人,比起卫远离开时,人显然多了几倍!
城墙上、城门处、城外正在拓宽的道路上,到处都是攒动的人头。
穿着德式M36军装的士兵、穿着各种补丁棉袄短褐的民夫、甚至还有少量穿着青色学生装模样的青年……几乎所有人都在忙碌。
“抗击倭寇,保家卫国!”
“好男儿当兵去!”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支援前线,建设家园!”
红色的、白色的,大幅的抗日标语和新兵招募、支前动员的招贴画,在灰褐色城墙背景上显得格外醒目,几乎贴满了目光所及的每一块空白墙壁,透着一股凝重又充满希望的喧腾。
视线投向城外通往徐家凹方向的大路,道路拓宽工作正沿着公路向远方延伸,没有大型机械,只有成百上千的民夫。
他们挥舞着铁锹、镐头,挖掘着冻硬的泥土,壮劳力喊着号子,推动着巨大的石碾子夯实着新的路基,巨大的石碾子前面还有几匹骡马或者几头牛,用力地在前面拖曳着。
至于效率…..
卫远看着这纯人力和畜力驱动的场面,想到自己刚刚在后世上带来的压路机、推土机、重型卡车,等机械设备,不由得无声地咧了咧嘴,带着一丝复杂的笑意,眼前的场面让卫远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希望,一个战胜即将袭来日军大部的希望。
掸了掸肩上的尘土,卫远迈步朝着南城门走去。
城门口的气氛明显不同以往,执勤士兵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精神面貌更为警惕,持枪肃立,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进出行人。
卫远还未走近城门洞,一名挂着上士领章手持汤姆逊冲锋枪、负责执勤的排长目光便注意到了了他,当看清卫远面容时,这位排长猛地瞪大了眼睛,抬手使劲揉了揉眼,又用力眨巴了两下,满脸的难以置信!
此刻已经来到城门口的卫远也停下了脚步,转头看着他这名排长。
排长终于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他一个激灵,几乎是下意识地挺直腰板,双腿并拢,“啪!”地一声,行了一个标准的持枪礼,因为过于激动,动作显得有点僵硬。
看着面前这个一脸紧张和拘谨的上士排长,卫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用紧张,帮我给旅部挂个电话,就说我在这里,让他们派一辆车过来。”
几秒后,这名上士排长,连跑带踮地冲回了城门内侧的值班岗亭,一把抄起挂在墙上的野战电话机手摇柄,飞速地摇动起来:
“喂?喂!旅部值班室吗?!快!接旅部!急事!……旅座!旅座他……他回来了就在南门口!……是!确认!绝对没错!快派车!”
几乎在这位排长冲出岗亭敬礼和打电话的同时,周围其他负责警戒的士兵,目光也齐刷刷聚焦在卫远身上。
在短暂的惊愕和确认后,十几名士兵不需要任何人命令,迅速占据城门两侧的有利位置持枪警戒,同时在卫远周围形成了一个松而不散的小型警戒圈。
一个个屏息凝神,持枪在手,目光锐利扫向城门两侧和远处,一副如临大敌、誓死护卫长官的态势。
城门口原本进进出出的行人和百姓被这突如其来的肃杀气氛吓了一大跳,纷纷驻足远远的观望或避让在一旁。
这一幕,让卫远一时也有些意外,相比较独立团初创时,他在士兵们心中或许是一位神秘的、出手阔绰的长官,但现在,这种自发形成的、带着崇敬和戒备的反应,表明他在这支他亲手拉起的队伍中,威望已在无形中逐渐形成。
没过多久,急促而熟悉的引擎轰鸣声由城内传来,卫远那辆212吉普车,被开得如同脱缰野马般冲出了城门洞,一个甩尾急停在卫远面前。
除了驾驶位上的司机外,副驾驶位上还坐着独立旅的副旅长王景福,他利落地跳下车,同样激动地向卫远敬礼:
“旅座!您回来了!”
卫远对王景福点点头道:“上车说。”
说完弯腰率先钻进了已经提前被打开车门的吉普车后座,随着吉普车再次发动,卷起一阵尘土,快速地朝着城内旅部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