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八班的教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洒在课桌上,映照着同学们专注的脸庞。
林啸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眼前充满求知欲的学生们,嘴角扬起笑意。
“这位同学,你记忆很好。”
林啸先是鼓励了这位同学,紧接着,他熟练地调出PPT,介绍了兰芳历史:“兰芳共和国,的确是差不多和美利坚立国的时候建立,只不过,美利坚虽然是名义上1776年立国,兰芳是1777年立国。”
“但美利坚真正立国是在1783年,当英国签署《巴黎条约》,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的那一刻,才标志着这个新生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兰芳共和国,还比美利坚早六年诞生。”
林啸一边讲解,一边用手指在PPT上轻轻点划,那些历史年份和事件,仿佛都变得鲜活起来。
“不过,兰芳共和国使用的不是总统制,创始人罗芳伯也不是总统,他们这边叫总长或者大哥。”
“兰芳共和国曾怀着热切的期望,想要获得乾隆皇帝的承认,向清朝称臣,希望能得到母国的庇佑与支持。但可惜的是,乾隆皇帝最终不予册封。”
“这里可以当做一个重要的记忆点,乾隆四十二年,兰芳共和国成立。它的疆域在今天印尼加里曼丹岛西部。”
林啸继续娓娓道来,将兰芳共和国的基本信息一一道出。
随后,他又对兰芳共和国的一些其他知识进行了简单却不失全面的介绍,让同学们对这个鲜为人知的华人海外政权有了初步的认识。
“乾隆四十二年!”
“啊,这个兰芳共和国,竟然成立那么早?”
“还真有华人跑到海外建国,那么早?”
“而且,也不太行啊!怎么战斗力就这么差,还被荷兰并入了东印度公司?”
“乾隆目光如此短浅么,但凡他支持一点,也不至于大清灭亡吧……”
同学们纷纷发出惊叹和感慨,这些新的知识点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历史世界的大门,让他们既惊讶又兴奋。
一些同学甚至在这一刻才知道,原来在乾隆年间,就有勇敢的华人远渡重洋,在海外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想要朕的册封,他们配么?”
乾隆也听到了同学们的吐槽,他只是冷冷一笑。
对于这个兰芳共和国,乾隆自然有印象,出于防汉的政治考量,他又怎么可能同意册封附属国。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其他汉人岂不是会有学有样?
“同学们,这一题已经排除了两个错误答案,现在,应该有人答出来了吧?”
在介绍完兰芳共和国的情况后,林啸再度调出题目。
“英国就没有总统……”
“袁大头推翻清朝后,当总统……这太晚了。”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着,很快,答案便逐渐清晰起来。
“所以,老师,这一题是海地?”一位同学自信地说出了答案。
“没错,就是海地!”
林啸果断地公布了正确答案,调出了海地相关信息,有条不紊介绍:“这个世界上最穷的奇葩小国,它的历史,基本上可以与美利坚齐平!”
“1804年1月1日,受美利坚独立战争和法兰西大革命的深远影响,海地的黑人们高举起义的旗帜,奋起反抗宗主国法兰西,也就是拿破仑的统治。”
“他们凭借着海地独特的地理优势,成功打败法军,成为首个黑人独立国家,以及全球首个通过奴隶起义建国的国家!”
“所以,刚刚拿破仑的答案,也很接近。”
林啸目光又打在矮小的拿破仑同学身上:“海地当初可是法兰西的殖民地!这些黑人,是直面拿破仑大帝并取得胜利的勇士!”
“他们的起义军领袖德萨林采取了总统制,只不过才短短一年,总统制就被他搞成帝制!”
“然后……整个美洲,在美利坚和海地的成功案例激励下,墨西哥仿造美利坚总统制也独立建国、智利、秘鲁、委内瑞拉等等立国之后,也纷纷采取美利坚的总统制!在美洲地区,当时的美利坚,毫无疑问是美洲兄弟们的灯塔和标杆……”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利坚相当于美洲的区域性大国,甚至有点宗主国的地位了。”
“所以,后来他们的第五任总统门罗,提出了所谓的门罗主义,即欧洲不能干涉美洲自己的事情,美洲的事情,由他们美洲自己处置——说白了,就是要听他们美利坚的处置,美国当时,就以美洲宗主国自居了。”
林啸的讲解层层递进,将美洲史生动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在他巧妙的题目设置和精彩讲解之下,这些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有趣,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美洲大陆,见证着一个个国家的诞生与崛起。
与此同时,华盛顿看着图文结合的美洲国家独立脉络,以及那些采用总统制的国家,眼中满是惊喜和意外。
“我们的独立,竟然也影响了这么多国家独立?”
“我们的总统制,影响力竟然这么大?”
他从未想到,自己和美利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而拿破仑则从这段介绍中,得知了他妹夫夏尔·勒克莱尔挫败的消息。
“我的军队失败了?夏尔怎么带领军队的?”
他眉头紧皱,难以想象自己精心策划的美洲计划竟然以失败告终。
“所以,同学们,从这点……我们能看出美利坚和大秦的第二个不同点!”
林啸的声音将同学们的思绪拉回现实。
“外交情况不同,大秦讲究的是灭国……美利坚采取的是扶持美洲的难兄难弟一起反抗,这样一比,我们大秦还是要武德充沛一点。当然,这只是初期的情况不同,后期都大差不差了。”
林啸巧妙地将话题引回当初的主题,在对比中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美洲史。
“至于第三个不同点,就是经济方面了!”
林啸继续深入讲解:“大秦从头到尾,都是农业化国家,我们从秦到清,都是以农业为本。而美国,一开始差不多五十年,也是农业国……”
“但是,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一开始也有比较轻微的手工业。并且,因为美利坚采取工业和农业并行的发展模式,他们在早期也进行了一个著名的争执,杰汉之争,具体就是开国元勋汉密尔顿和杰斐逊的政治、体制之争。”
“汉密尔顿、亚当斯等人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极力想要促成华盛顿当国王,想要郡县制下的君主制,而杰斐逊、麦迪逊等后续的三四五六任,则是反对华盛顿称帝,反对郡县制,反对工业化等等,这就诞生了美利坚最初的两党制……”
“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这就是美利坚朝堂和大秦朝廷第四个本质区别……美利坚一开始就有旗帜鲜明的党争!”
林啸详细地剖析着两国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每一个观点都有理有据,让同学们听得入神。
“至于第五个不同点,就是……美利坚的文化融合了!他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如同大秦那样,强制车同轨,书同文,每一个州还是相当于独立王国。”
“这就导致了……在铁路大爆发的后面几十年,每一个州的铁路铁轨宽度都不一样,极大限制了美利坚融合和经济发展,这也才导致了,他们后续的南北战争……”
林啸加快进度,一口气说出了美利坚与大秦后面四个不同点。
庞大的知识点如潮水般涌来,但七年级八班的同学们反而听得津津有味。
然而,对于后续的铁路、农业、工业这些在古代未曾出现的事物,始皇、李世民、朱元璋他们满脸困惑,完全无法理解。
别说他们不懂了,就是乔治三世、路易十六、拿破仑这些来自不同时代和国家的历史人物,面对工业、铁路、经济等全新领域,也是一头雾水。
但无论如何,通过这样全面而深入的对比,无论东西方的历史人物,还是课堂上的同学们,对美利坚的认识都变得更加立体、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