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宰执的自我修养 第96章 黄鼠狼

作者:旋步舞人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06 11:03:3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片刻之后,皇宫偏殿。

赵构正为金军再度南侵的消息而心烦意乱,案几上堆满了各地送来的紧急军报,大多是坏消息。

听闻内侍通报黄潜善匆匆求见,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黄相公行色匆匆,莫非又有何紧急军情不成?”

黄潜善一进殿门,快步上前,躬身行至御前数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与愤慨。

“官家,老臣有万分紧急之事禀报,事关朝廷纲纪,社稷清誉!”

“黄相公这是唱的哪一出?莫非金人打到应天府城下了?”

黄潜善身子一僵,旋即哭腔更甚,却不敢再绕弯子。

“回官家,非是军情,却比军情败坏更甚!近日市井流言,已然沸反盈天,皆言……同知枢密院事汪伯彦,竟、竟敢私占军需官船二十艘,转运其家私南下!

臣初闻骇然,以为是敌酋离间之计,然流言汹汹,细节颇多,倘若属实,则国法不容,社稷蒙羞!臣不敢擅自判断,特来请官家圣裁,务必彻查此事,以正视听!”

说到激愤处,撩袍跪倒。

“臣身为宰执,未能防微杜渐,致使朝堂之上藏此巨蠹,臣……罪无可恕,请官家先治臣失察之罪!”

赵构见他这副模样,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却依旧温声道:“黄相公何故如此?先起来吧,有话直说便是,朕这里不是戏台子。”

黄潜善却执意跪在冰冷的金砖上,以袖拭泪,悲愤交加地说道:“官家啊,若此事为真,汪伯彦贪墨无度,胆大包天,辜负圣恩,败坏朝纲,其罪不容诛!更可恨的是,他此举严重败坏了朝廷的清誉,令天下百姓寒心,令前方将士齿冷啊!

值此国难当头,军心民心何等重要!臣身为宰执,有失察之责,未能及时约束同僚,致使发生此等丑闻,臣……臣罪该万死!恳请官家降罪!并严惩汪伯彦此獠,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他这番话说得声泪俱下,慷慨激昂,既旗帜鲜明地点明了汪伯彦的“滔天罪行”,又巧妙地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甚至还摆出了一副为国担忧、勇于承担“失察之责”的忠臣良相的崇高模样。

赵构听罢,心中怒火翻腾,面上却不动声色。

汪伯彦素有贪婪之名,他早有耳闻。

此刻听闻黄潜善所言之事,倒也与汪伯彦平日行事风格相符。。

至于黄潜善此刻的“大义灭亲”,赵构心中冷笑,这老狐狸不过是眼看火要烧到自己身上,急着找个替罪羊罢了。

不过,借他之手敲打汪伯彦,倒也省了自己一番功夫。

他压下心中的鄙夷,猛地一掌拍在御案上,震得案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茶水四溅,怒声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国难当头,朕宵衣旰食,忧心如焚,竟有如此蠹虫在朝,监守自盗,祸国殃民!汪伯彦!他好大的胆子!”

他冷眼看着黄潜善的表演,片刻后才缓缓道:“你能将此事禀报于朕,尚算没有糊涂到底。起来吧。汪伯彦胆敢如此,朕必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黄潜善心中暗喜,知道官家已采纳他的‘进言’,连忙叩首道:“官家圣明!老臣不敢居功,只盼能为官家分忧。此事臣虽有所耳闻并派人查访,但详情尚需官家下旨严查,方能水落石出。老臣必当全力协助,定要肃清朝纲,给官家一个交代,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赵构余怒未消,当即喝道:“来人,传朕旨意!命户部尚书即刻牵头,联合御史台,彻查同知枢密院事汪伯彦私占官船、转运私财一案!所有涉案船只、财物,一律查封追缴!务必查个水落石出,严惩不贷!朕倒要看看,还有谁敢在这国破家亡的时刻,发这等国难财!”

消息很快便如飓风般传遍了朝野。

汪伯彦府中,密室之内,他正与几名心腹商议如何将这“谣言”压下,最好能反咬一口,栽赃给政敌。

忽闻亲信连滚带爬来报,说黄潜善已在御前将其“大义灭亲”,将他卖了个干干净净,官家震怒,下旨彻查。

汪伯彦正在府中与几个心腹幕僚商议如何平息外面的流言,听闻黄潜善竟在官家面前“大义灭亲”,将他卖了个干干净净,当即气得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

他没有如预想般暴跳如雷,反而先是愣住,随即发出一阵低沉而古怪的笑声。

“呵呵……黄潜善……好个黄鼠狼!果然够狠,够绝!这是要拿我的命,给他自己铺路啊!”

他猛地站起,脸色铁青,眼中闪过一丝疯狂与不甘。

“我汪伯彦宦海沉浮数十年,岂能让你这老贼如此轻易得逞!来人,备车,我要进宫面圣!我要……”

话未说完,一名幕僚苦着脸道:“相公,宫门怕是已经进不去了。方才小的打探到,御史台的张浚已经带着人,拿着官家的手谕,往咱们府上来了……”

汪伯彦身形一晃,跌坐回椅中,待回过神来,指着皇宫的方向破口大骂:“黄潜善!你个老匹夫!卑鄙无耻的老贼!我与你势不两立!”

他在府中将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个稀巴烂,将黄潜善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却也知道,此事已无法善了,官家震怒,黄潜善背后捅刀,他已是回天乏术。

在户部尚书牵头,御史台的严查之下,汪伯彦贪墨之事很快便水落石出。

尤其是在太学生与士林中群情激愤的声浪下,殿中侍御史张浚更是抓准时机,迅速调动御史台力量,将调查所得的诸多证据,连同此前因流言而搜集到的线索,一并整理呈上御前,桩桩件件,皆指向汪伯彦贪墨之实。

这背后自然有陈南兄弟与太学生们先前散布流言、营造舆论的功劳,只是此刻无人知晓这暗流的源头罢了。

汪伯彦自知大势已去,不得不‘主动’退还了部分侵占的船只和财物,并上了一道声泪俱下的请罪奏疏,将一切责任推给“家奴管事不力,蒙蔽主人”。

眼见汪伯彦罪证确凿,已无翻身可能,黄潜善心中暗忖,若将汪伯彦彻底往死里整,万一查到更深处牵连到自己反而不妙。

于是,他此时又假惺惺地出来“顾念同僚旧情”,向官家“求情”,说汪伯彦虽有过,但亦曾有功,望官家从轻发落。

赵构冷眼看着黄潜善的表演,心中明镜似的,这老狐狸是怕拔出萝卜带出泥,真查到他自己头上,还想拉着朕给他当筏子,顺便卖个人情。

也罢,倒要看看他这出‘大义灭亲’能演到什么地步,正好借他的手,敲打敲打这群只知钻营的硕鼠。

他顺水推舟,下旨申斥汪伯彦,罚俸一年,闭门思过,暂时保住了其官位,却也让汪伯彦失了势。

经此一事,汪伯彦元气大伤,其在朝中的声望更是一落千丈。

他手下的那些党羽,见黄潜善翻脸无情,手段如此狠辣,也开始人人自危,纷纷与汪伯彦划清界限,更有甚者,暗中投靠黄潜善,生怕下一个被抛出来当替罪羊的就是自己。

黄潜善与汪伯彦之间那看似牢不可破的政治同盟,因为这二十艘官船,终于出现了一道难以弥合的巨大裂痕。

应天府的朝堂之上,一场新的权力洗牌,已在暗中悄然开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