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军师不吝赐教,备不胜感激!”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穿越到这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明末,还成了隆武帝这倒霉蛋儿,实在是难得有机会放松一回。
朱聿键看曾皇后还真扮起了军师,当即也是默契配合,两人就这么玩儿起了角色扮演来。
“主公,亮听闻舟山总兵黄斌卿有一女,年方十七。主公若是纳之为妃……”
“还以为军师有何良策,原来竟是要学那周瑜小儿!”
“常言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备与夫人共苦多年,岂能一朝富贵便相负?”
朱聿键一听曾皇后的良策居然是联姻,不等他把话说完,当即便摇头拒绝起来。
倒不是他假清高,主要是隆武帝对曾皇后的感情实在太深。
继承了原主情感记忆的他,自然也是大受影响。
更何况就眼下这局势,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保住小命儿,又何必去祸祸一个小姑娘。
“夫君……”
没有哪个女人能挡住甜言蜜语的进攻,即便再理智聪慧的女人也一样。
曾皇后听着耳边郑重有余、糖分稍逊的告白,顿时便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角色扮演再也玩儿不下去。
“娘子自从嫁给为夫以来,舒心的日子没过上几天,十几年来尽跟着为夫担惊受怕、吃苦受罪了……”
“如今就让为夫当回昏君,专宠你一人可好?”
“不好!!!”
朱聿键原本以为,再次趁热打铁的一番告白,能让其打消这政治联姻的想法。
可是结果没想到的是,他这话音才刚落,一道坚定不已的反对声便紧随而来。
“夫君现已经不是就藩南阳的唐王了,而是我大明天子。”
“天子有天子应做之事,大明江山社稷还等着陛下力挽狂澜、重振天威!”
“陛下岂可为了区区儿女私情,让神州大地从此陆沉、遍染腥膻?”
“愿陛下以国事为重,江山社稷为重,天下黎民苍生为重!!!”
曾皇后根本不给朱聿键再次开口的机会,一番大义凛然的进谏后,随后更是郑而重之的跪了下来。
“梓童,这妃就非得纳么!”
朱聿键扶起一脸郑重的曾皇后,顿时不由得一阵苦笑
世人都道皇帝好,却不知皇帝也并非什么事都能随心所欲,尤其是王朝后期的皇帝。
“臣妾此生能得陛下真心相待,纵轮回千载,犹记碧落黄泉初见时!”
“那梓童你还……”
“臣妾陪伴陛下多年,却是未能给陛下诞下子嗣。陛下理应再纳妃嫔延续后嗣,上慰列祖列宗下固国本……”
“况且太祖皇帝与孝慈高皇后恩爱一生,不也照样有其它妃嫔么,陛下又何须为此小事介怀?”
为了让朱聿键同意‘以身和亲’,曾皇后不仅搬出了‘子嗣’问题,就连‘千古帝王模范夫妻’都给搬了出来。
“朕可没有太祖皇帝那么好的精力……”
联姻固权虽然老套,但不得不说,却也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朱聿键作为一个明粉,在重振大明的理想下,其它事情自然也得为此让路。
“妾身只是拿太祖皇帝举个例子而已,陛下还真想学太祖皇帝广纳妃嫔啊……”
相伴十几年的患难夫妻,自然没有其它帝后间那么拘谨。
眼见朱聿键终于松口默认,曾皇后也是随之收起了‘臣妾’的身份。
“对了,陛下之前说忠诚可信之将皆远在天边,不知陛下说的是?”
联姻之事敲定后,曾皇后随即也是转移话题,满是好奇的朝朱聿键望了过来。
“梓童向来才智过人、眼光独到,依你之见,这忠诚可信者又有何人?”
史书上评价曾皇后‘人才贤否辨若列眉’,朱聿键这个穿越者,对此自然也是有些好奇。
“陛下,湖广总督何腾蛟,清廉爱民、镇抚有方,左良玉造反之时更是坚决反对,应该当得上忠诚可信吧?”
面对朱聿键的考校,曾皇后倒也不怯场,只略一思索便给出了第一个人选。
“何腾蛟?呵呵,这人或许勉强能当得起个‘忠’字……”
“然其志大材疏、目光短浅;心胸狭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诚、信二字却是当不得半分……”
朱聿键完全没想到,自己媳妇儿给出的第一个忠臣人选,居然会是坑死‘自己’的何腾蛟。
“陛下,何腾蛟毕竟是文官出身,不精兵事倒也是意料中事。”
“不过其联络部属、分配兵马粮草抗击鞑虏,这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之说是不是有些过了?”
曾皇后没有朱聿键的‘先知’能力,自然不知道何腾蛟后来不顾大局、排挤农民军的事情。
对于他给出的这份差评,自然是并不太认同。
“联络部属抗击鞑虏,那不过是起事之初的自保而已。”
“要不是因为他目光短浅、心胸狭隘错,岂会错失良机?”
“只要他联合闯军余部,趁鞑虏主力北撤兵力空虚,我大明不说尽复长江以南之地,至少湖广失地可尽复……”
朱聿键不管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对坑死‘自己’的何腾蛟,向来没有半分好感。
见曾皇后对自己给出的差评有质疑,解释之际一个没注意,还没发生的事都被他提前透露了些。
不过好在‘联合闯军余部’实在太吸睛,曾皇后倒也没注意到其它。
“联合闯贼?”
“陛下,那闯贼攻破京城、逼死先帝后已称帝,如今又岂会愿意投降朝廷?”
“李自成早在五月就……就……”
李自成战死九宫山的消息还没传到福建,此刻除了朱聿键外,整个隆武朝廷还无人知晓。
当然,刚穿越过来才两天、一直筹谋组建自己枪杆子的他,也是话到嘴巴边之后才反应过来。
“陛下,你说那闯贼五月就怎么了?”
曾皇后看着突然卡壳的朱聿键,顿时不由得一头雾水。
“来人,即刻传召黄首辅……不,传内阁诸臣全部进宫议事!”
“对了,把平国公、定虏侯也一并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