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高桂英,参见陛下!”
隆武元年十月底,三十万大顺军部众全部顺利进入江西。
高桂英这个前大顺皇后、现大明贞义夫人,自然也是要来觐见朱聿键这个大明皇帝的。
只不过觐见之时,这位贞义夫人,却是并未穿戴皇帝赐下的命妇服饰,反而是故意穿了往日的甲胄前来。
不仅如此,就连其自称也是‘末将’,而非‘臣妾’,显得颇具挑衅意味。
“真是禁帼不让须眉,想不到继忠贞侯之后,我大明如今又再添一员女将矣!”
看着眼前三十左右、英气逼人的女子,即便朱聿键不是什么好色之人,此刻也是不由得眼前一亮。
没办法,或许这就是制服诱惑的魅力吧。
“呃,末将……末将多谢陛下夸奖……”
“那按陛下所说,末将是不是也能和秦……忠贞侯一样继续领兵打仗了?”
高桂英虽然威望不足,但能带着一群娘子军跟李自成造反,自然不是什么胆小柔弱的女人。
虽然朱聿键的赞赏让她有些没料到,但只稍微一愣后,随即也是趁机反将了他一军。
“哦?贞义夫人真想领兵?”
朱聿键原本只是带着些恭维随口一赞,但被她这么一激,心中却是不由得为之一动。
“什么,陛下……陛下真答应末将了?”
与朱聿键的随口称赞一样,领兵的事,高桂英原本同样也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但现在看到对方的反应之后,她却是真的惊讶到了。
毕竟她可是大明掘墓人李自成的皇后!
“贞义夫人想要跟忠贞侯一样为朕领兵,那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只不过不是朕小瞧于夫人,以夫人的领兵能力,却是尚不及忠贞侯多矣!”
望向满脸惊喜的高桂英,朱聿键却是故意来了个先扬后抑,拿秦良玉这女军神打击起她来。
“哼,秦良玉再能打又怎么样,她现在老得应该都快骑不动马了吧?”
“若是陛下同意让末将带兵,谁说以后就一定比她差了……”
虽然高桂英不想承认,但女军神的威名,在义军之中如雷贯耳却是事实。
想当年,什么张献忠、罗汝才,哪个没被秦良玉揍得鼻青脸肿过?
就拿张献忠来说,其攻下成都称帝后,到处招降四川土司,却唯独不敢派人去石砫。
由此可见,秦良玉到底给他打出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也正因为如此,朱聿键登基之后没多久,就把原本隆武二年才封给她的‘忠贞侯’爵位,提前一年封给了她。
“嗯,夫人说得倒也没错。虽然论领兵打仗的本领,夫人尚差忠贞侯一大截,但夫人倒也确实还有机会追赶……”
“这样吧,朕听闻夫人手中有一支娘子军。夫人若是有意领兵,那就带娘子军先归皇后统领如何?”
之前郑芝龙发动政变想要对曾皇后动手的事情,朱聿键事后也是不由得一阵后怕。
所以被高桂英这么一激,心中一动的他,当即便给这曾经的大顺皇后找到个好任务,保护大明皇后。
“末将……叩谢陛下隆恩!”
得到朱聿键让自己继续统领娘子军的承诺,欣喜不已的高桂英,当即也是从之前的‘参见’变成了叩谢。
其实说白了,她这次觐见本就是替一众大顺军将领试水。现在得到这么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然是满意不已了。
当然,满意的不止是他,高一功等大顺军将领,同样也是满意之至。
……
“听闻李爱卿之子李来亨骁勇善战,朕欲收为义子,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只是把高桂英绑定到自己皇后手下,还是有些不够。
朱聿键转过头来,随即便又瞄向了历史上坚持抗清到康熙三年,直到最后粮尽援绝,自杀殉国的李来亨身上。
“犬子能得陛下如此看重,实乃末将及犬子之福……”
李过既然被朱聿键折服,这拉近关系的事情,他又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传朕旨意,李来亨赐国姓,授锦衣卫上中所千户,封忠礼伯,仪同皇子。”
有着收朱成功、朱胜利这两个义子的成功经历,再加上历史也证明了李来亨的忠烈,朱聿键现在似乎有些收义子上瘾了。
事实上,若不是李过年龄比他小不了几岁,他都打算把李过收为义子了。
“原义军临朐侯高一功听旨,朕授你大都督府左都督,赐名高必正。
封爵破虏侯,赐承天翊运定难功臣铁券。统领破虏军,下辖前、中、后、左、右五卫兵马三万。”
“原义军毫侯李过听旨,朕授你都督府右都督,赐你‘赤心’之名。
封爵赤心侯,赐承天翊运定难功臣铁券。统领忠贞军,下辖前、中、后、左,右五卫三万。”
“原义泽侯田见秀听旨,朕授你都督府都督同知。
封爵赤诚侯,赐承天翊运定难功臣铁券。统领赤诚军,同样下辖五卫三万兵马。”
“袁宗弟、刘体纯、张鼐等人俱封侯伯爵位,各为破虏军、忠贞军、赤诚军各卫指挥使……”
给高桂英这个大顺皇后找到安置之处,又收了个义子朱来亨后,朱聿键随即也是兑现起了之前的承诺,亲封官爵、面赐铁券。
除高一功、李过、田见秀三人各领一军外,袁宗弟、刘体纯、张鼐等一众大顺军将领,也都重新打散安排进了三军之中。
当然,大顺军原本将近十一万的兵力,也被精简淘汰到了九万。
“臣等叩谢陛下隆恩!”
比起短命的大顺王朝爵位,已经传国近三百年的大明朝爵位,含金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在听到朱聿键亲封的爵位后,一众大顺军将领顿时纷纷跪地谢恩,欣喜不已。
“另外,锦衣亲军兵力过于单薄,自即日起再扩军六千。”
“破虏、忠贞、赤诚、义烈四军将士,凡识文断字、千户及以下将士,皆可自愿报名参选……”
将大顺军余部从十一万精简成九万还不算,紧接着,朱聿键又再一次优中选优,大力扩招起自己的直属教导队’来。
“末将等谨遵圣命!”
听到皇帝要扩充锦衣卫,一众刚刚走马上任的三军将领,立马便连声答应起来。
开玩笑,谁不知道锦衣卫是最受皇帝信任的天子亲军,嫡系中的嫡系?
这么好一个安排子女后嗣前途的机会,他们又怎么可能放过。
至此,一片和谐声中,靠着前期的充分准备,朱聿键顺利收编大顺军余部,瞬间实力大增。
而随着实力的增长,收复南京及整个江南之地的时机,自然也提上了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