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即大明:重生隆武横扫天下! 第121章 心有灵犀!

作者:麻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9 01:22:0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皇叔父摄政王治安天下,于我大清有大勋劳。‘皇叔父’尊号已不足彰显其功勋。”

“奴才等以为,当增殊礼以崇功德,皇叔父摄政王宜进‘皇父摄政王’……”

有道是英雄所见略同,多尔衮虽然算不上英雄,但也勉强算得上一时枭雄。

当朱聿键轻松巩固皇权之时,建奴摄政王多尔衮,也是心有灵犀的对皇权发起了新一轮的攫取。

在其授意下,建奴朝廷各部诸多官员,纷纷上奏为他增加尊号、提高礼仪规格等诸多殊礼。

没办法,军事上对‘南明’的失利,自然要从政治上找扑回来。当年曹操也干过这事,倒也没什么稀奇的。

“诸位臣工所言有理,我大清能够入主中原,全赖十四叔运筹帷幄。今从诸位臣工所请,尊十四叔为皇父摄政王!”

“今后凡进呈本章、票拟批红、诏令下行等,一律书写‘皇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所下命令称‘令旨’,等同圣旨。

凡遇元旦、庆贺大礼时,满汉文武诸臣朝贺皇帝之后,须再朝贺皇父摄政王。

皇父摄政王所用仪仗、音乐、护卫规模,一律等同于朕。王府护卫改称‘守备’,文武百官须避皇父摄政王名讳。

另,追封大妃阿巴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祔享太庙……

多尔衮本来就是建奴实际上的统治者,更何况,皇叔父变皇父,本来就是布木布泰主动提出来的。

文武百官为多尔衮请加尊号的奏折一上,布木布泰当即便代福临答应了下来。

不仅如此,为讨好情人,布木布泰更是追封了自己的‘婆婆’阿巴亥,以弥补她因‘殉葬’未能获得的皇后名分。

而面对这一切,伪皇福临尽管心中怒火冲天,面上却也只能欣然接受,乖乖认下多尔衮这便宜老子。

……

“启禀皇父摄政王,巴蜀地处长江上游。若能夺取,他日南征伪明之时,必能事半功倍。”

“臣请命征讨西贼,夺取四川……”

建奴和大明的‘心有灵犀’,可不单单体现在当权者对权力的相同态度。

就在朱聿键盯上张献忠时,建奴这边同样也是早就盯上了巴蜀之地。

没办法,谁叫此时占据四川的是张献忠的呢。

双方自签定的《南京条约》里,可不包含他这‘大西国’。

因此,当多尔衮加封皇父摄政王仪式刚一结束,伪肃亲王豪格,第一时间就站了出来请战。

“嗯,我大清跟伪明不过暂时停战,他日必定仍要南征。夺取巴蜀之地,确实势在必行。”

“不过如今蒙古叛乱尚未彻底平定,朝廷兵力不足。依本王之见,还是等豫亲王得胜回朝之后……”

多尔衮跟豪格,那可是不死不休的死对头。

想当初要不是豪格,建奴如今的皇位上,说不定坐着的就是他多尔衮,哪里还需要现在这么麻烦。

面对豪格的请战,多尔衮根本就不用考虑。一番先扬后抑后,当即便要否绝他的请战。

当然,作为‘一心为公’的大清皇父摄政王,这否绝的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得很。

“张献忠不过区区毛贼而已,何须出动朝廷大军?末将只需率领本旗兵马就够了……”

多尔衮对豪格恨之入骨,豪格对他又何曾有半分好感。

之前没在其加封之事上反对,不就是为了想要拿下攻取四川的任务么。

因此,眼见其想要否决自己的请战,这会儿他也顾不得什么皇父不皇父的了。

不等其否决的话出口,当即便冷脸提出只带本旗兵马出战的请求。

没办法,多铎那可是多尔衮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若是等他得胜回朝,平定四川的功劳,哪里还能轮得上他?

“哼,张献忠即使是毛贼,那也是占据巴蜀之地、拥兵数十万的毛贼。”

“如今我大清正值困境之时,本王岂能如肃亲王般,视军国大事如儿戏……”

多尔衮精通兵法,尤擅权谋。而豪格,也就能在战场上逞逞强而已。

论政治权谋,最多也就比阿济格强上那么一星半点儿,同样只能算莽夫一个。

他那‘自立更生’、只率本旗兵马出征的话一出,立马就遭受到了多尔衮义正辞严的呵斥嘲讽。

“皇父,大哥也是为了大清……”

“还有十四叔前些天不是回报说腾机司已经抓到,喀尔喀也打败了吗?”

多尔衮正对豪格大加嘲讽,没成想一道尽显‘天真’的疑惑询问,却是从身后突兀传入他耳中。

不用说,这出声询问之人,正是他刚刚得来的便宜儿子福临。

“皇上,奴才敢立军令状。要是不能扫平四川、生擒张献忠,奴才甘受军法!”

再蠢笨之人,都有灵光一现之时。

原本被多尔衮嘲讽呵斥得面红耳赤的豪格,听到御座上传来的稚嫩询问,顿时不由得心中一动,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皇……皇父……”

看着跪地请命的豪格,福临那张带着说错话后,不知所措的慌乱不安面庞,顿时就映入了多尔衮眼帘。

“豪格,既然你跟皇上立下了军令状,那这征讨张献忠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多尔衮,不愧史上最那啥接盘侠!

原本打定主意不让豪格领兵出战的他,在看到便宜儿子那张慌乱不安的小脸后,最终却是改变了主意。

“你也别说本王跟皇上苛求于你,念你正蓝旗兵力损失严重,本王就再从正白旗调拨三千精兵给你,另外,吴三桂关宁军亦归你调遣……”

多尔衮虽说看在便宜儿子的面上,最终更改主意同意豪格,但作为一个权谋高手,自然要把损失最小化。

借着正蓝旗兵力不足的机会,直接就把自己旗下兵马塞了过去。

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分润豪格收取四川功劳,甚至还能加大对正蓝旗的渗透,也算一举两得了。

“奴才……奴才谢皇上隆恩!”

豪格缺乏政治权谋不假,但多尔衮这赤裸裸的阳谋,他还是能够识破的。

只不过,阳谋之所以称为阳谋,就在于根本不怕被人识破。

为了拿下收取四川的战功,豪格最终也只能咬着牙受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