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无表情地完成这番打扮后,他把行李包藏在一个阴暗角落。
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块木板,拎着木板来到刚才的路口,蹲下身子。
此刻的他看似是一个随处可见、寻找工作机会的华工。
虽然他左顾右盼,表现得像是在寻找工作,但目光却细致地观察着刚才的路况。
果然,他注意到路边的一辆汽车中有两个人正紧紧盯着印刷社的门口。
正仔细观察着每一个进出的人。
这个男人顿时联想到了前段时间他们发放的宣传单页所引发的影响。
立刻意识到这些人是谁。
确认无法进入之后,他晃晃悠悠地站起身,仿佛饥饿无力一般,扶着墙壁朝街角离去,行动毫无异样。
重新换回那身行头后,他没有像之前那样走大街,反而直接穿行于小巷之中。
脑海中反复演练的逃脱路线使得他对周围的环境熟悉得如同自家庭院般。
在几次转弯后,他终于回到了那扇紧闭的门前。
在左右确认无人跟踪后,他有节奏地敲响了木门。
“噔,噔,噔噔噔噔。”
开门的是之前穿酒保服的华人,此刻他用诧异的眼神看着他。
似乎不明白他为何如此早地回来。
不过,这位开门的人并没有询问,而是小心翼翼地探出头。
仔细查看左右巷口,确保没有异常人员。
两人一起走进院内,直奔地下储藏室,才将手中的行李包放下。
将刚才外出的衣物塞入木板下的暗格后,他恢复了往常的中山装,来到储藏室的桌旁坐下,稍作休息。
酒保服的男人递给他一杯水,开口问道:“有突发情况吗?”
扣好最后一个扣子的中山装后,他端起水杯,饮了一口,随即说道:“是的,之前散发的宣传单已引起铁路公司负责人的关注。
他们追查起来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喝完水后,这个男人松了一口气,轻笑着继续说道:
“不过我们现在已经发完了三批,效果已达,没必要再冒着被追捕的风险继续下去。
而且他们的监控逐渐增强,是时候出发了。”
说罢,他开始分析桌上新来的情报。
酒保服的这位显然早已看完情报,开口询问:“如果八九不离十的话,矿山那边发生暴动的应该正是先前从铁路营地突围出来的那些人。”
“基本上可以肯定。”他坚定地点头。
这时,身穿酒保服的华人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我了解到,上一次那批队伍突围后,唐人街某些堂口似乎打算给他们提供一批物资?”
正在分析情报的男人毫不犹豫地说道:
“不用想了,这次他们必然不敢援助,至少是明面上不敢。
那些堂口仍有一些快接近终点的老人在把控。
他们的经验虽足够在这个洋人的地界上自保。
但任何成果都伴随着流血与牺牲,从来没有什么可以免费得到的好处。”
“他们不会冒着得罪白人的风险去为那批兄弟送物资。
如果后续这批队伍行动起来,哪怕等后面再送,他们也不见得会有现在这样的机遇。”
酒保服的男子赞同地点头,神色认真。
“确实,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轻重一目了然。
而根据我的情报分析,这支队伍在消失的这段时间里,战斗力明显增强,属于越战越勇,以战养战的掠食队伍,正是我们华人现在最需要的。”
“只要他们度过幼苗期,想要反击白人将指日可待。”他补充说。
“好了,我这边要早些休息了。
今晚就出发。
铁路公司负责人那里,基于我们前段时间的宣传,相信他会有所收敛。
等我们从海外暗中运送来的那批军火到位,直接端掉那个走私港口,失去来源的他自然就无根浮萍。”
他朝着储藏室深处的休息室走去,尽管过着日夜颠倒、如同老鼠般躲躲藏藏的日子,但他对心中的理想从未有怨言。
相继消失的人影静默无言,只是轻轻摆了摆手。
-----------------------
在旧金山的血汗工厂中,工人们忙碌不停。
而在鬼城的矿区,作为前矿工的兄弟们也在辛勤工作。
此时,他们干劲十足。
相比以往要干爱尔兰人两倍的工作量却只有白人一半薪资的弟兄。
如今只需进行一些基础的枪械训练、房屋修缮以及地面上的防御设施工作,简直就是在享受度假。
老杨头远远地看着弟兄们热火朝天的干活场景,不由得点头称赞。
他们互帮互助的样子,彰显了两帮兄弟的良好融合。
老杨头转身走向一栋木屋,因为陈禹约了与他商讨的事情。
他推门而入,看到陈禹面前摆着一个手绘的木制方格,其中留有十七个空方格,六个方格内放入了三块石子。此时,陈禹正专注地凝视着那个方格。
老杨头疑惑地指着那块木质方格,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陈禹指向十七个方格,解释道:“这是预计我们到达下一个目的地所需的天数,而这里的数字则表示我们每天所需消耗的粮食。”
老杨头凝视着那块标记满六格的方块,瞬间明白过来:“也就是说,就算我们现在出发,也仅完成了三分之一的路程。”
“没错,这正是我为什么说不能急于上路的原因。”陈禹点头确认,“不过,幸运的是,我已经有后续粮食的来源,到了时候你们只需去取就可以了。”
“什么方法能如此快速获得粮食?”老杨头好奇地询问。
但他只是摆了摆手,表示不便多说。
随后,陈禹转移了话题:“现在营地的事情正在有序进行,我们可以去看看矿区设备区域是否有利用的价值。”
“好的,那就走吧。”老杨头应道。
两人从木屋走出来,一路来到熄灭着的废墟旁,继续沿着蜿蜒的土路向上走。
陈禹一边走一边观察路段,忽然觉得这个回旋的地方非常适合防守。
他对老杨头说道:“跟弟兄们说,如果后续出现突发情况,下面的营地不太适合防守,要退守到设备区。
在那时记得将一部分物资先转移上来,以防万一。”
“明白。”老杨头点头应道。
没过多久,两人就觉得眼前的视野豁然开朗,不远处的空地上,赫然耸立着几台斑驳而庞大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