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赵秋阳主动介绍,让袁莜绮和张焕相亲的时候。
身为家族里,比较有实力的代表,女子便联系了丁同,对张焕展开了调查。
初期反馈显示,张焕确实是个普通家庭的平凡学子,加之有赵秋阳在旁照应,她便未再过多关注。
至于赵叔叔的那些事,她倒是一无所知,丁同也调查不到这个。
但公司内的事情,基本事无巨细。
丁同每个月,都会更新资料,让文件静静躺在她的邮箱里,直到今日才被重新唤醒。
她今天调动这个资料,主要还是袁柳吉特地算计,安排了今天的见面。
还让她作为主导,顺便和张焕认识,互通有无。
看着文件,她又有些疑惑。
从文件上看,张焕和袁莜绮平时似乎只是工作关系,私底下的联系很少。
为什么袁柳吉会安排今天的见面?
脑海里思绪有点混乱,她一时半会竟也是搞不懂缘由。
想了想,她又试着打开其他文件,从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文件。
“张焕大学学习汇总?”
这种东西,她平时是懒得看的。
一个忙着创业的学生,对学校来说,他的价值只有作为学校的“优秀代表”“创业标杆”。
成绩方面,只能说完全不用理会。
君不见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大学辍学,都是因为实在是忙于工作,没空进修学习,所以才不在学校继续占茅坑?
虽说是这么想的,她还是“顺手”地点进去,想要看看张焕的成绩有多烂。
只是……
“三等奖学金?”
看到明艳的标题后,袁子文的脑子一下子跟不上节奏。
接着很快就被气笑了。
“临工大也被腐蚀了吗,这样昧着良心给张焕好成绩?”
这念头刚刚起来,她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一旁还紧贴着试卷的电子版扫描图。
她点开了文件,放大了图片。
张焕的笔迹颇具个性,既工整又带有些许不羁,虽杂而不乱,清晰可辨。
重点是内容。
所有文科类相关的题目,期末会划重点的项目,张焕都能考90分以上的高分,甚至能拿95分以上的高分。
大学刚开始几个学期,张焕时常旷课,平时分不高,那倒也罢了。
但今年一整年,张焕有机会都会去学校,他把平时分刷上来不少,这就让张焕在2010年上半年,也就是大二下学期,拿到了不少平时分。
成功冲到了奖学金。
而且是双学位,两个专业的奖学金。
双三等奖学金!
通过情报可以看出来,逻辑上似乎说得通,而试卷方面……
袁子文本身就是经济类专业的高材生,计算机的试卷她不太懂,但经济试卷她都能看出来,这些都没有乱批卷。
张焕好像真的有点东西?
可张焕不是要创业吗?
一边工作一边补课?
张焕刷了不少平时分,但也没有所有课程都去上,还是逃了不少课的。
但随着资料深入,她的表情逐渐凝重。
当看到“怀疑拥有过目不忘能力”的信息的时候,她瞳孔猛缩。
过目不忘?
这种能力,真的存在?
张焕没想到,自己过目不忘的穿越福利,早就被人调查到了。
好在这种能力,不至于被人拿去切片。
毕竟,古往今来,不乏有人自诩过目不忘,张焕这位‘天才’的存在,倒也并不显得特别突兀。
过目不忘,又有超强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才显得张焕不一般。
她关掉成绩相关的文件,又看到了一个“慈善事业”,不由点了进去。
“投资全国学校,赠送49%的股份给国家,随后和国家合作。”
国家是不要张焕白送的。
国家占股超过560%,叫做国资,只能叫参股。
“白送,他在想什么?
“还响应国家政策,实行义务教育?
“他能赚钱吗?”
她的脑海中,瞬间涌现出无数个疑问。
她此前一直忙于金融领域的工作,对于教育领域的事务鲜少关注,加之网络消息的滞后性,她对此了解不多。
她主要关注的,还是业内的消息,以及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期货市场的一些动向。
现在乍一看到张焕的教育集团的善举,作为一个资本国家进修回来的高材生,她被整不会了。
不仅如此,她还发现,张焕还每年拿出两百亿左右,要给学生提供免费的肉蛋奶。
“他疯了?洗钱?不可能!”
洗钱这种事情,谁不是偷偷摸摸的?
再说了,也没有那两百亿砸到教育产业洗钱的,而且这还是只出不进。
这叫白给了!
她脑子转了好几圈,始终想不通张焕到底要怎么赚钱,这不符合商人的行为,也不符合资本家逐利的本质。
想不通就对了,现在全球研究张焕的高层人士可不少,还有各国的情报机构、幕僚集团。
他们也想不通张焕到底在干什么。
爱国也不是这样把钱打水漂的。
反正在他们看来,张焕这么干表面肯定不赚钱,背后一定有某种深意。
只是他们的商业思维和商业嗅觉比不上张焕,所以一时半会发现不了端倪。
又看了一会儿,袁子文已经觉得双眼发懵,在转圈圈。
脑子跟不上节奏。
张焕是傻子吗?
肯定不是!
张焕定有独到的赚钱之道,也必定在暗中布局,谋划着宏大的棋局。
尤其是看到,微世界扭亏为盈,咕咕视频网正在盈利,白蚕奶业异军突起,成为国内奶业巨头,若水饮料,成为国内前五的饮料公司。
看到这些消息,她就可以肯定,张焕没有乱来。
“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商业天才!”
“过目不忘,可比不上你的商业嗅觉!”
茶杯中的倒影微微晃动,映照出袁子文若有所思的面容。
袁子文将尚未失效的附件逐一下载,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在屏幕上缓缓游移。
随着资料一页页展开,她细长的眉毛微微挑起,眼底浮现出一抹讶异。
她对商业项目的敏锐度向来极高。
若非如此,她也不可能执掌袁家主要资源,在国内执掌这么大的投资公司。
张焕的事迹还有很多,她是越看越迷糊。
但看到实际成果和影响力后,她又不得不惊叹连连。
这些资料如同一幅幅画卷,向她展现了一个星光熠熠的年轻人,以及他那近乎无限的潜力与可能。
关键是,这个年轻人,才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