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的话,让包括冯芳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一惊。
今天可是三朝!
敌人为了攻打武平,连三朝这样的节日都不过了!
冯芳心里头闪过一个念头:应该是三个月前,顾青前往谯县的时候,偶然从谯县夏侯家的家族长夏侯渊之子夏侯衡口中听说,夏侯渊要随大军回到谯县。
当时顾青推测夏侯衡这话,很可能证明夏侯渊要短时间率大军来袭。
可自己和其他将领商议过后,根据斥候得到的情报,推测出这事不大可能。
因此,也没有加强太多的防范。
却没有想到,今天敌军用行动证明了顾青的话。
不过,冯芳此时也没有过多纠结。
事情已经发生,想再多也没有用处。
当务之急,是击退敌军。
想到这,冯芳立马招呼众将领各自回到岗位。
冯芳自己则亲自赶往城东门。
站在城东城墙上,眺望着城外漫山遍野来袭的敌军,冯芳呼吸都要停止。
这规模,至少两万人!
而今天是三朝。
之前昨天已经安排了近一般的将士和民夫轮休,庆祝三朝!
这要是稍不留心,说不定武平县都被攻破了。
冯芳一边指挥着将士戍守城墙,一边勒令士兵通知正在轮休的将士,让他们也加入防御之中。
整个武平县顿时陷入一片慌乱之中。
城内原本在庆祝三朝的百姓一个个都紧闭房门,躲在家中瑟瑟发抖。
顾青刚刚出了城门,正在赶往营地的半路上。
听到城东城门方向传来的战鼓声音,顾青脸色一变。
穿越过来这么久,跟着冯芳混了这么久,他对军中的事情也了解了很多。
这战鼓声,是被攻城,紧急求援的声音。
顾青立马打起精神,慌忙赶回营地。
营地里已经乱成了一片。
其他将领的将士纷纷朝着城东方向狂奔。
主簿冯峰,也就是冯芳的次子后发先至,已经赶回来了。
在经过短暂的商议之后,主簿冯峰在没有得到冯芳的命令下,已经下定了决心。
城外营地的将领立马集结整顿,直杀城东门,和城内的守军里外夹击来敌。
顾青这里也得到了命令。
也是主簿冯峰给的命令。
却不是赶往城东夹击来敌。
而是和将领陈兰统领下的一千人,共同镇守营地,保护粮草,防止敌人可能来劫掠营地。
此时,顾青、许褚、文稷等人聚集在一起,看着营地大军如潮水一般奔向城东,都阴沉着脸。
文稷看向顾青道:“主上,这主簿怕不是在针对我们!”
“如今敌军来袭,我们城内城外都有将士。”
“而且,我们的将士还不少。”
“里外夹击的话,敌军很可能退去。”
“我们只有参与夹击敌人,斩杀敌军,才能建功立业。”
“可如今,我们却在营地镇守。”
“如果敌人要来,那数目必定很多,我们加上陈兰将军那里的将士,也才一千五百人,如何守得住?”
“如果敌人不来,那我们镇守这里,没有击杀一个敌人,也不会算功勋的。”
“左右我们都是吃亏的。”
其他人也都纷纷点头。
顾青看着营地大军纷纷远去,消失在视线里,这才将注意力收回。
他有些意外地看向文稷。
这个文稷也是农夫之子,却很有头脑,有自己的思考方式。
他想起穿越前看过的各种书籍,《三国演义》里的长坂坡一战:赵云在曹军中七进七出。
这事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编撰的。
赵云事实上没有七进七出。
但是,汉末三国这段历史里,的确有一个人达成了“在敌军中七进七出”的成就。
这个人叫做文鸯。
而文鸯的祖父,似乎也叫做文稷。
而且,文鸯的祖父文稷和眼前的大都统文稷,都是谯郡人,是曹操的老乡。
不过,历史上的文稷名声并不显,跟着曹操南征北战,最大的官职是骑将。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历史上的文稷不行。
事实上,虽然后世的人一直夸赞曹操举贤任能,可曹操对于宗亲和外族人的态度是两样的。
外族人在曹操麾下,很难担当高位。
至少,眼前的文稷,展现出了不错的思考能力。
顾青没有过多纠结这两个文稷是否是同一个人。
毕竟,历史上的文鸯现在还没有出生。
就算两个文稷是同一个人,也没有太大用处。
冲文稷笑了笑,顾青道:“想得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目前而言,我们位卑言轻。”
“没有军令前,我们贸然出动,就算击退了敌军,我们也要承担责罚。”
“而好好戍守,虽然无法立功,但是,我们能保无错。”
“通知下去,所有人,在没有得到我的命令前,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文稷和许褚等人齐齐应了一声,各自散开。
顾青则走到自己的营帐里,围绕着武平县的沙盘看了起来。
他对三国历史没有太多研究。
只是穿越前玩三国游戏的时候,去了解了一些主要人物的传记。
比如,袁术和曹操。
顾青记得,袁术和曹操的对战,大都交代得非常简略。
而关于武平县,也有交战记录,好像是说曹操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不战而降。
顾青打量着沙盘。
陈相,就是陈国的相。
陈国在武平县南下寿春的当道,也是寿春通往汝阴,汝阴再通往许县的扎道。
一旦陈国不战而降,自己跟随冯芳就无法撤回寿春,只能被围困,然后坐等死亡。
史书上没有交代冯芳的生死。
但是,却交代了陈国不战而降的结果。
那就是,过了好几年,袁术才重新夺回了陈国。
如果按照史书推算,那自己追随冯芳,很可能会被围困在武平县,被曹操击杀。
就算没有被曹操击杀,顾青也不想追随曹操。
虽然袁术让他很是不舒服。
但是,曹操可是真正的屠夫。
东汉末年有记载的屠城,八成以上都是出自曹操手底下。
而且,曹操在世时,搞出了太多没有把百姓当人看的事情。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为了促进人口生长,他强迫治下寡妇改嫁。
结果,他手底下的人逼迫良家妇女改嫁,可谓是怨声载道。
只是历史只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于曹操这种枭雄,后世的人没有经历惨状,因此对当时的百姓凄惨没有感触,只记得曹操的英明。
而顾青身处时局,他感同身受的,也只能是百姓,而不可能去对曹操感同身受。
哪怕曹操是最有可能统一乱世的,顾青也无法想象自己在这样屠夫治理下生活的局面。
想到这,顾青立马飞奔出去,找到另外一个驻守营地的将领——
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