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246章 ·乌蒙淬锋录

作者:莲花妙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0 17:06:55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二卷·溯古寻源·酒魂初诞

第246章·乌蒙淬锋录

【开场诗·苏轼吟】

“芒鞋踏破酒千山,赤虺吞云鼎未寒。

九歌血祭轩辕骨,一刃劈开轮回关!“

一、轮回酒器

乌蒙山腹地的裂谷像是被上古巨神挥斧劈开的伤痕,深不见底的谷中蒸腾着硫磺味的雾气,每一缕都带着刺鼻的辛辣,仿佛是大地深处酝酿了千年的酒气。苏轼跪在那尊青铜鼎前,鼎身斑驳的铜绿下,密密麻麻刻满了《酒经》的密文——这是他前世任黄州团练副使时,以亲手酿造的“真一酒“秘方为引,耗费三年光阴,熔炼九川大地的铜魄所铸的轮回酒器。此刻鼎中翻滚的却不是醇厚的酒液,而是从赤水河底深处取出的千年玄冰,冰体晶莹剔透,内中赫然封存着一条三丈长的赤磷虺蛇尸骸,蛇鳞在冰光反射下,依旧闪烁着诡异的暗红。

“此蛇曾饮过盛唐的剑南春,那是当年杨贵妃赐给安禄山的御酒;还吞过晚唐龟兹国的葡萄酿,那酒里掺了西域的异香草药,“杜康站在鼎侧,掌心按在冰冷的鼎沿,他掌心的酒神符咒与鼎身密文相触,顿时烙得铜鼎滋滋作响,泛起一层白雾,“它腹中早已自成酒窖,积蕴了千年的酒魂与戾气。取其脊骨为刃,便可斩断那束缚轮回的锁链!“

话音刚落,李清照头上的金簪忽然“铮“地一声脆响,簪身竟裂开一道细微的纹路。簪头镶嵌的玉珠应声滚落,恰好坠入青铜鼎中。玄冰遇玉,瞬间化作一滩清水,而那虺蛇尸身竟猛然抽搐起来,尾骨如一根刚淬火的钢鞭,带着破空之声扫向苏轼面门!

“小心!“李白反应极快,腰间的青莲剑瞬间出鞘半寸,凛冽的剑气却凝在半空——只见那虺尾在距苏轼三寸之处骤然僵直,蛇瞳中清晰地映出他腕间竹简的暗影。那竹简是从汨罗江底打捞所得,简上还残留着当年楚巫封印夔牛时留下的血咒。

“看来你还记得这个?“苏轼嘴角勾起一抹轻笑,手腕轻抖,竹简“啪“地展开,露出上面半阙《九歌》的残篇,“三千年前,你被屈子封印在洞庭湖底,若不是靠吞吃夔牛的怨魂积攒力量,恐怕至今也逃不出来吧?“

二、烽烟淬刃

裂谷之外,杀声震天,仿佛要将整个乌蒙山都掀翻。三百名吐蕃妖僧结成了“黑莲焚酒阵“,暗红色的经幡裹着一个个骷髅头骨,密密麻麻悬挂在崖壁之上,幡布浸透了散发着恶臭的腐酒,每一滴滴落的毒液,都将乌蒙山的红土蚀出蜂窝般的孔洞,冒出阵阵青烟。刘伶驾着他那辆青铜鹿车,在阵中横冲直撞,车轮碾过之处,妖僧的皮肉竟如蜡油般融化,露出森白的骨骼。

“这些秃驴竟然把酒魄炼成了如此阴毒的妖物!“鹿车猛地撞上一面经幡的刹那,刘伶腰间悬挂的夜郎巫铃突然炸成粉末。一团浓郁的黑雾瞬间裹住车辕,墨绿色的铜锈如同活物般,顺着车辕上的符文迅速蔓延。

陶渊明见状,急忙展开手中的《桃花源记》残卷,只见漫天桃瓣纷飞之处,四渡赤水时红军渡口的石碑虚影凌空压下!石碑上“赤水河“三个大字迸射出道道金光,妖僧布下的毒雾遇光后,竟如雪遇骄阳般迅速消融。就在妖僧阵型大乱之际,李清照手中的青铜酒樽已悬在裂谷上空,樽内倾泻而下的,赫然是当年汨罗江封印夔牛的血酒——

“当年屈子用九坛楚醴镇压妖邪,“她并指轻轻抹过金簪上的裂痕,一滴鲜红的血珠坠入酒樽,“今日,我便以这千年酒魄,重写一曲《国殇》!“

三、九歌血祭

青铜鼎中,虺蛇尸身因血酒的刺激而疯狂翻滚,坚硬的脊骨竟刺破鳞甲,凸出于体外。苏轼毫不犹豫地咬破食指,以血为墨,在那根脊骨上书写起古老的甲骨文:“商王武丁以羌俘祭酒神日:赤水孕秬鬯,乌蒙铸鼎彝...“每写下一个字,虺骨便会赤红一分,散发出灼热的气息!

鼎外忽然出现异象:李清照的血酒在空中化作九道湘夫人的虚影,她们踏着《九歌》的韵律翩翩起舞。那些吐蕃妖僧的骷髅经幡在虚影舞动间纷纷爆裂,散出的黑雾在空中凝聚,渐渐形成一头独角夔牛的轮廓——正是当年被屈原封印在洞庭湖底的那只洞庭水妖!

“果然还是藏不住!“杜康双掌猛地拍向鼎耳,酒神符咒的力量瞬间爆发,烧得虺蛇尸身皮开肉绽,他对着苏轼大喝一声:“苏轼,抽骨!“

“嗤啦——“

苏轼抓住虺尾,猛地向后一拽,整条脊骨带着滚烫的血肉应声离体!虺蛇尸身发出一声凄厉的哀嚎,随即化作一堆灰烬,而那根脊骨在苏轼手中,竟缓缓化作一柄七尺长刃,刃身流淌着如同赤水河般的血色波纹,闪烁着慑人的光芒。

四、酒魄淬锋

夔牛虚影带着滔天怨气,猛扑至裂谷边缘。李白纵身跃上高空,手中的青莲剑对着长刃劈去,剑锋触及刃身的刹那,《将进酒》的诗句竟从剑格中喷涌而出:“钟鼓馔玉不足贵——“

金石交鸣之声响彻山谷,震得崖壁都簌簌发抖,落下无数碎石!

诗句裹挟着醇厚的酒魄,源源不断灌入长刃之中,长刃顿时迸发出道道刺目的光芒。此时,李清照的九道湘夫人虚影突然聚拢在一起,化作一汪血泉,缓缓浇在长刃之上!

“淬锋!“杜康再次厉喝。

苏轼反手将长刃插入赤水河的源头!河水触及刃身,瞬间沸腾起来,蒸腾的雾气中,浮现出一幕幕景象:巴蜀巫觋酿造秬鬯的虔诚、汉宫窖藏椒浆的庄重、敦煌粟特酒坊的繁华...这千年的酒魄场景,尽数熔进了长刃之中。

当夔牛虚影撞上长刃散发的光芒时,乌蒙山巅传来陶渊明的吟哦:“魂兮归来——“

《桃花源记》残卷在空中展开,将整个裂谷都包裹其中,桃源的幻境与现实重叠在一起。夔牛虚影如陷泥沼,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柄酒魄长刃,贯穿了自己的眉心!

五、刃醒轮回

长刃安静地躺在赤水河的河床之上,刃身的纹路已化作一条流动的酒河:赤水河的波涛卷着秬鬯的金雾,楚地的红蓼花在水中沉浮,敦煌葡萄酒的紫晕在锋刃边缘轻轻荡漾。苏轼握住刀柄的刹那,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汹涌灌入脑海——

黄州的那个雨夜,他亲手捧出新酿的“真一酒“时,酒瓮底部曾隐约映出一把脊骨长刃的倒影...

“原来这轮回酒器,已经等了我千年。“他轻弹刃身,一声清脆的龙吟响彻山谷,惊飞了满谷的桃花。

裂谷之外,突然陷入一片死寂。三百名吐蕃妖僧已尽数化为枯骨,骷髅头骨的眼窝里,竟钻出了嫩绿的新芽,透着勃勃生机。刘伶醉卧在青铜鹿车上,鼾声沉稳,压过了赤水河的奔流之声。

“刃已成矣,“李清照拾起地上的金簪碎片,用指尖沾着刃上残留的血珠,在渡口的石碑上补完了《国殇》的最后一句:“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血字渗入石碑的刹那,整座乌蒙山的酒窖齐齐震动,陈年的酒浆在坛中自发翻腾,发出阵阵嗡鸣,仿佛在共同祭奠这柄新生的酒魂利器。

【收尾词·李清照吟】

“玄冰裂鼎化春澌,血淬昆吾未有期。

醉魄犹燃烽火夜,寒锋已刻九歌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