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二卷·溯古寻源·酒魂涅槃
第200章·赤水涤蛊
一、盐车血沙
赤水河在夔门拐弯处拧成一道血钩,暗红色的河水翻涌着,如同大地汩汩流淌的血脉。李清照勒住驮马缰绳时,独轮盐车正碾过河滩的鹅卵石滩,车轮与石子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车辙间黏稠的黑浆汩汩漫溢,浸透捆盐的茅草——那原是雪白的自贡井盐,此刻却沁出蛛网般的血丝,在月光下蒸腾起腥甜雾气,刺鼻的气味令人作呕。
“苏学士!“她以男子束发的青布抹过盐块,指尖沾了层细碎蠕动的红沙,沙粒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幽光,“巴图鲁的蛊虫噬盐了。“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警惕。
三十步外,苏轼的葛袍下摆已浸在河水中。他正将黄州带来的酒曲撒入赤水,菌丝遇水疯长成荧蓝脉络,在黑暗中如同一道道发光的血管,网住翻涌的蛊沙。“莫碰!这是夜郎巫祝的血线蛊,沾肤即钻心——“话音未落,李清照腕间青铜酒樽骤烫,樽身商饕餮纹裂开细缝,一缕黑血顺着她虎口蜿蜒而下,灼痛的感觉从皮肤渗入骨髓。
河滩突然塌陷,地面出现一道道裂缝,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一股强大的吸力从地底传来,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殆尽......
二、醉解千蛊
刘伶倒悬在盐车辕杆上,酒葫芦泼出的浊酒化作琥珀色屏障,挡住扑向苏轼的蛊潮。蛊虫撞上酒雾,竟发出铁器刮擦般的尖啸,声音刺耳至极。“老苏快算!“他醉眼乜斜着河面菌丝,酒气喷在空气中,“这些蛊虫噬酒还是噬盐?“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醉意,却又透着冷静。
苏轼的算筹是九枚酒曲。曲块在他掌心浮空飞旋,推演出星斗轨迹,光芒在夜空中闪烁。“戌时三刻,奎宿犯酒旗......是了!“他猛然抓向菌丝网络,荧蓝脉络中暴起金芒,“蛊虫以盐为巢,以酒为毒!“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与了然。
仿佛印证其言,赤水河中倏地伸出万千血红触手,触手表面布满吸盘,散发着令人作呕的黏液。触手尖端裂开森白口器,贪婪吞噬苏轼布下的酒曲菌丝,蓝光急速黯淡。李清照疾退三步,青铜酒樽重重顿地。商周祭酒的古调从樽内嗡鸣而出,低沉的乐声在空气中回荡,河滩上所有渗血的盐块应声炸裂!
血雾弥漫中,巴图鲁的狂笑震落崖壁碎石:“汉家娘子好见识!可惜这川盐古道——“他青铜面具下的独目燃起绿焰,面具上的符文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今日要改姓夜郎了!“他的笑声中充满了挑衅与狂妄。
三、诗剑斩蛟
剑光破开血雾时,李白正倒提青莲剑踏浪而来,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剑锋划过蛊潮,竟带起《将进酒》的金色残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诗句砸进触手群,爆开团团青莲虚影,光芒照亮了整个河滩。
巴图鲁面具崩裂,露出半张蛇鳞覆盖的脸,鳞片泛着幽绿的光。“诗仙?“他獠牙咬破舌尖,喷出血箭射向赤水,血箭在空中划出一道暗红的弧线,“请赤母蛟醒!“
河水骤然倒卷,巨大的漩涡在河中形成。一条覆满盐晶的蛟龙破水而出,额心血目映出李清照的身影——那正是青铜酒樽渗入她血脉的蛊毒印记。蛟尾扫向盐车,苏轼布下的酒曲菌网寸寸断裂,碎片在空中飞舞。
“酒毒攻心,诗毒攻魂!“李白长啸跃起,青莲剑引动夔门峡谷的罡风,风声呼啸,如万马奔腾。“杯莫停——!“剑锋刺入蛟目的刹那,整条赤水河腾起酒香,苏轼撒下的黄州酒曲在龙鳞缝隙间开出荧蓝花簇,花朵散发着奇异的光芒。
四、盐雪词魄
蛟龙哀嚎翻滚,毒血腐蚀的河滩腾起紫烟,烟雾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李清照跪坐在毒雾中,青铜酒樽滚烫如烙铁,烫得她双手发红。她以簪蘸血,在盐车挡板疾书: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血字浮空,竟引动赤水河底商周酒魂共鸣!九尊兽面酒樽虚影从河床升起,樽内残酒化作甘霖浇在蛟身,酒水洒在蛟龙身上,发出滋滋的声响。苏轼趁机将全部酒曲拍入河沙:“真一酒魄,涤蛊!“
菌丝如银针扎进蛟鳞,蛟龙轰然解体,漫天盐晶混着蛊尸纷扬如雪,盐晶在空中闪烁,如同一场诡异的雪。巴图鲁掩住溃烂半脸遁入岩缝,嘶吼随血沫喷溅:“赤母蛟醒……酒脉必断……“他的声音中带着不甘与怨恨,渐渐消失在岩缝深处。
五、古道星槎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盐车在酒菌包裹中化为齑粉,粉末随风飘散。
刘伶扒开河滩淤泥,拎出半截焦黑龙角,龙角表面布满裂纹,散发着淡淡的焦糊味。“蛟骨浸酒,可镇蛊毒三月。“他掰下角尖抛给苏轼,“够你撑到黄州酿新曲了。“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
李清照腕间黑血已凝成桃花烙印,烙印在皮肤上微微发烫。她摩挲青铜酒樽新裂的纹路,那纹路恰如“鬼雄“二字的连笔:“苏学士,真一酒可能解这词魄反噬?“她的眼中带着一丝忧虑。
苏轼摊开掌心,酒曲菌丝正吞噬最后一粒蛊沙,光芒渐渐黯淡。“蛟毒入词,反成机缘。“他指向赤水河面——晨曦中,昨夜血战之地的水下,竟隐约浮出红军四渡赤水的石碑轮廓,石碑在水中若隐若现,散发着神秘的气息。“看,酒魄已烙进山河命脉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
李白忽将青莲剑插入河床,剑柄嗡鸣震颤。河底升起朽木拼成的星槎,槎板刻满《天问》残章,文字在晨光中闪烁。“该走了,“他踢醒醉卧的刘伶,“敦煌的粟特人,还等着咱们讨葡萄债呢——“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豪迈。
盐沙如雪,覆住血染的河滩。唯有李清照虎口的桃花烙印,在曙光中泛出酒香,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