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哗然。
所有人目光都看向了丁奉。
烈日阳光,照在丁奉瘦削般的脸颊上,让其饱经风霜的古铜色皮肤泛起了灿烂光辉,平添了几分异样神采。
孙桓的脸全黑了。
丁奉这不仅是自己要反,还想带着其他人一起反。
其心可诛。
也是罪该万死!
陈式一直在盯着孙桓,自然不会给孙桓收拢人心的机会。
他朝一旁士卒使了一个眼神,士卒当即会意,悄然上手,将孙桓的头死死按在地上,更是让他的嘴跟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一张口就只能发出‘唔唔’声音。
孙桓满嘴是土,依旧奋力挣扎着。
他双眼更是死死瞪着丁奉,他对丁奉的恨意,已经达到了极致,恨不得当场生啖其肉、饮其血、抽其筋、将其挫骨扬灰。
不然都难消他心头之恨。
钱俞几人目露骇然,丁奉的话太狠了,根本没留半点余地,已经是彻底撕破脸,太决绝了。
但几人入伍多年,早就不是新卒了。
哪里还不明白,丁奉出去这一趟,只怕是得到了不少许诺,不然绝不至做的这么决绝。
大庭广众之下,公然鼓噪叛变。
这既是在跟东吴彻底划清界限,也是在向大汉这边表露忠心。
只是实在太狠了。
方临有些头皮发麻,场中发生的事,完全出乎他的预料,更是让他有些心神无主,不由看向官职最高的钱俞,道:“都伯,丁奉已经彻底投了,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郑化也一脸不安的看向钱俞。
他们几人虽入伍有些年头了,但哪里经历过这种场面?早就被惊的大脑空白,手足无措了。
钱俞是满眼懊悔。
尤其看到丁奉神气的模样,更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丁奉站的位置,本该是属于他的,只是他前面畏惧孙桓的威势,不自觉的退缩了,结果竟让丁奉这目不识丁的人,把这天大的好机会给占了,让丁奉占尽了便宜,出尽了风头。
他现在是悔不当初。
不过,相比丁奉,他还是有优势。
他识字,在降卒中更有地位,说话也更具说服力。
钱俞道:“都这时候了,你们还怕什么?没听丁奉说嘛,我们已经被东吴朝廷抛弃了。”
“孙桓是宗亲,他可以活着,但我们一没背景,二没出身,又不认识那些达官显贵,背着这样的罪,就算回去,也会被问罪,就算不被治罪,在乡野也是寸步难行。”
“而且家属都被带到汉地,还回东吴干什么?”
“你们是真嫌自己的命大?还是真觉得自己身子骨硬,能扛得下官府的刀斧?反正都是当兵,在哪儿当不是当?”
“我们现在再怎么说,还被安了个献城的功,这岂不比在东吴要强?”
“难道我们也投...”方临试探的问道。
钱俞不满的瞪了一眼,纠正道:“少在这乱说,我们几人可从没投降,我们只是弃暗投明。”
“这叫投诚!”
被钱俞一番‘提醒’,其余几人也定了决心。
钱俞走到丁奉身旁,高声道:“丁兄弟说的没错,现在的我们没路可走了,东吴这仗已经输了,而战败的最大责任,便是夷道失守,孙桓是宗亲,张立等人为孙桓部曲。”
“他们不会被治罪。”
“就算被治罪,也会是活罪。”
“但我们不一样,我们一旦被治罪,便是死罪。”
“现在东吴朝廷恬不知耻,为了保全孙桓,已经决定将我们这几百人舍弃了,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何况是这种弥天丑事?我们但凡有人活着回去东吴,就只能有一个结局。”
“死!”
“诸位兄弟,尤其是非孙桓部曲出身的人,若是相信我钱俞,就跟我和丁兄弟一起投诚,归顺大汉。”
“为我们自身谋个生路。”
“至于孙桓部曲出身的人,你们受了孙家恩情,本不该生出别的心思,但我钱俞也好心提醒两句,你们是该好好想一想,自己在孙桓这的份量够不够,他会不会留下你们。”
“究竟是仅以身免,或者是少数人身免,更有说服力。”
“还是带完完整整的,一千来号人回去,更有说服力。”
“荆州战事失利的后果,还有猇亭那边三四万大军的怒火,你们能不能承受得住?!”
“再则。”
“我们之前破城时,不就已经投诚了吗?”
“言尽于此,你们好自为之。”
钱俞朝四周降卒拱了拱手,毅然决然的站在了丁奉身后。
不过他的身子微微朝外倾斜了点,并未让丁奉完全遮着,似乎对丁奉独占鳌头有抵触,并不甘心这么被丁奉压着。
钱俞表态后,方临、郑化几人,也纷纷站了出来。
见越来越多人站出来,原本就心神不宁的降卒,已是彻底方寸大乱,慌了心神。
尤其是钱俞的话,对他们冲击力太强。
孙桓是吴王宗亲,怎么都不会死,但他的部曲,也真全能够置身事外?
一千多人活着,然后城丢了?
这解释真有说服力?
不少人迟疑了。
就是孙桓的副将张立,此刻也有些动摇了。
尤其是想到,若是孙桓‘仅以身免’的逃回去,把所有的罪错,都推到有人私通汉军,对汉军的火攻,直接避而不谈,或者是轻描淡写的略过,那这一战的过程似乎就完全变了。
而这惊世骇俗的一战,对吴军士气的影响力,不仅会变得微乎其微,甚至还能借此激起吴军同仇敌忾。
张立摇摇头。
只感觉自己的想法太疯狂了。
但他心中又不禁起疑,这会不会正是朝廷所想?
如张立这般的‘聪明人’,降卒中并不在少数,他们作为孙桓的部曲,前面一直是置身事外,但钱俞的一番话,却让他们渐渐心神凝重起来。
不少人将自己代入为孙桓。
最终。
他们不得不承认。
若他们是孙桓,恐会选择仅以身免。
至少不能带一千来人回去,不然剩了这么多人,怎么向吴王、向其他将领、向东吴朝臣交代?
最主要是没法圆,东吴朝廷给的夷道失守的说辞,而汉军火攻的情况太骇人了,真的说出去,定会引得军心大震。
一念间。
越来越多降卒站了队。
眼下不仅是非孙桓部曲的,就算是孙桓部曲出身的,也慢慢的站在了丁奉身后。
只是一刻钟。
丁奉的身后就排成了长龙。
甚至连孙桓的副将,都有人选择了背叛。
孙桓彻底陷入到众叛亲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