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蜀汉不躺平 第46章 孤要避蜀国锋芒?!

作者:游子的鲸鱼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2 19:59:0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蜀使又来了?”孙权阴沉着脸,心头很是烦躁。

半月前,见西线战事能继续僵持,且蜀军对东吴防线毫无办法,他也是硬气的将邓芝、杨仪两人给送回去了。

他也是实在受不了杨仪的放肆。

然而好景不长,就消停了一周,西线就恶报频传。

先是夷道城莫名其妙丢了,孙桓更是被俘,再是朱然偷袭不成,反被蜀军重伤,而后在陆逊三令五申下,韩当、潘璋、周泰这些老将,仗着自己资质老,依旧敢私自行动,又造成不少死伤。

短短一周。

西线的战况就急转直下。

一败再败。

如今更是只能龟缩在猇亭进退不得。

在听到一个接一个噩耗时,他都恨不得亲自提剑去前线,去问一下孙桓、陆逊等人,你们究竟是怎么守的?

说好的固若金汤?

说好的让蜀军再难精进一步呢?

在有一瞬,他都想将北部防魏的十万大军,尽数拉到西边,将这些该死的蜀军全部诛灭在荆南。

这想法,来得快,去得也快。

他不能,也不敢。

曹魏变了。

曹魏跟蜀国是有法理之争,本该势如水火,根本不该有缓和的可能,但在蜀国有意释放各种内讧消息后,曹魏却真为蜀国奸计所动,竟借蜀国之手,对自己施压。

还再三要求尽早将长子送去为质。

虽然曹丕打着不会参与的口号,也的确没有做出任何实质动作,但曹丕那封书信,本身就带着威胁。

何况他不可能真将长子送去为质的。

如今,西线的失利,北部的施压,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了,尤其是随着时间推移,蜀军占据的优势会越来越大,北方的曹魏也会越来越没有耐心,他有点顶不住了。

蜀国使者的来意,他心知肚明。

无非就是趁着蜀军得势,强压着自己低头,迫使吴蜀继续交好,当然这个交好,却是要他付出一定代价。

他就是不甘心!

他从始至终就没把蜀国放眼里。

从下令吕蒙取荆州开始,他就料到蜀国会反击,也早早做出了应对之策,外交好曹丕,内不断调兵遣将,运送粮草,拉拢荆州人心,又不断给刘备示弱,拖延时间,就是要借此拖垮蜀国。

继而大破蜀军,一举安定荆南。

他要的是全据荆南,而非是跟蜀国瓜分荆南。

但现在......

他的计划全部落空。

蜀国不仅撑住了,还击溃了西线防线。

更为致命的是,吴国的荆州兵团,被蜀军夹在了猇亭,露头就被打杀,缩头就被稳步的攻营拔寨,一点点的被压缩生存空间,现在的荆州兵团已进入了慢性死亡。

不救。

就会一点点被蚕食殆尽。

但救,在不动用北部军力的情况下,就只能跟蜀国议和。

至于拼死一搏,这是蜀军和东吴都接受不了的,也是双方一直在有意克制的,两败俱伤,只会让曹魏得利。

陆逊深知这点。

因而坚定选择了避而不战。

蜀军同样深知这点,故选择了围而不攻,围师必阙。

现在蜀国就是拿猇亭大营三万多吴军将士的生死,来威胁自己不得不做出退让,不得不做出妥协。

而他的确不可能坐视不管。

朱然是他发小,孙桓是他侄儿,陆逊又是出身江东大族,在江东影响力惊人,韩当、潘璋等老将更是为东吴出生入死多年,更重要的是,猇亭大营有足足三万多将士。

这损失太大了,东吴承受不起。

他要是敢视而不见,东吴立马就会动乱四起,军心士气更是会一落千丈,自己在东吴的威望更是直接扫地,到那时,别说守住荆州,只怕连扬州都守不住。

他已被逼到了死地!

孙权长长的叹气,一股挫败感袭上心头,随后他目光索然的扫向下方的张昭、孙邵等人,兴致低沉的问道:“对于这次蜀使的到来,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

张昭出列道:“王上,臣认为还是当见一见,如今西部战事频频告急,双方已从最初的相持,变成了蜀强吴弱......”

“蜀强吴弱?”孙权冷笑一声,打断了张昭的话,讥讽道:“你说孤的东吴不如那大耳贼的蜀国?孤有十几万大军,若非需提防曹魏南下,莫说蜀国才区区五万大军,就算蜀国倾全国之力来攻...”

“孤又有何惧之?!”

张昭点头,道:“论国力、论兵力、论实力,我东吴的确都胜过蜀国,但就当下西线的情况,我东吴的确稍有不及。”

“王上乃天下雄主,当放眼整个天下,岂能拘泥一城一池?”

“而今天下,三足鼎立,面对强魏,尚需联蜀抗衡,王上实在不当跟蜀国交恶太深。”

“荆州之地,向来争端不断,自曹操夺荆州,刘备借南郡,再到吴蜀湘水划界,后到王上兴兵收荆南全境,短短十几年,荆州各地就数度易主,也牵扯了东吴跟蜀国太多心力。”

“长此以往,双方疲于内斗,恐让曹魏当了渔翁。”

“以臣之见,不若以这次会面为契机,彻底定下荆州地界,让荆南能恢复稳定,让双方不再疲于无休止的内耗,并将节省下的兵力、粮草辎重等,更多用在攻打曹魏和图谋天下上。”

“你的意思,就是让孤割地赔款?”孙权怒目而视。

他根本就不想议和。

议和对东吴是百害而无一利。

协议一定,蜀国必定会将此事传遍天下,曹丕同样会知晓。

而他现在可是大魏吴王,结果转头却跟蜀国缔结了盟约,这让曹丕会怎么想?

只怕吴蜀刚答应,曹丕就挥师南下了。

跟蜀国达成协议,得利的只能是蜀国,让蜀国得到喘息之机,还将为此彻底得罪曹魏,给了曹魏一个兴兵伐吴的借口,吴国不仅要割地赔款,颜面扫地,还将卷入又一场战事。

这种协议真是人能签的?

张昭这也敢劝?

而且张昭又怎么知道,蜀国这次派人过来,就不会狮子大开口?索要更多呢?

张昭愁眉苦脸,无奈道:“王上,但西线战事再这么拖下去,我们的伤亡只会更大,甚至可能全军覆没啊。”

“我东吴承受不起荆州兵团全灭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