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明皇 第91章 整编江北防务

作者:大力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16:07:0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在朱由崧江北一盘棋的战略下,其中作为桥头堡的徐州,由总兵杨洪和马岱镇守。

两人都是黄得功麾下得力干将,其中杨洪战功最多,原来的历史上,左良玉病死后,左梦庚获得领导权,继续清君侧,杨洪作为黄得功的前锋军大将,率领不足一万的军队就正面击溃了左梦庚部队。

马岱也是黄得功麾下总兵官,战功不如杨洪,不过也是一员悍将,跟随黄得功打过几次硬仗。

徐州原来属于刘泽清的防区,刘泽清投降以后,黄得功火速收拢和整编刘泽清麾下士兵两万人,加上杨洪麾下的一万五千人,防御徐州的军队接近四万人,其中主将为杨洪,马岱协助。

黄得功率领五千精骑兵南下,配合史可法、武昌军、九江军整编三镇残余军队。

在离开之前,黄得功给杨洪留下两千骑兵应付不时之需。

按照朱由崧的指示,整顿还是在两个原则,自愿和挑选,不愿意继续当兵,朝廷给钱粮路费归家,无家可归编入屯田兵。

愿意留下来的就会被挑选,老弱病残,直接编入屯田兵。只留下愿意留在军队的青壮。

江北四镇按照朝廷的编制,兵力加起来大约十二万人,每一镇差不多3万人左右。

只不过四镇拥有地方上的财政、人事大权,相当于藩镇,具体多少军队,朝廷不知道,现在是乱世,四镇疯狂扩军。

经过清点,四镇的兵力总数超过了20万,这还不算两刘带出的4万精兵和高杰的3万。也就是四镇加起来接近30万军队。

只不过这30万人,大多数都是临时招募的新兵,素质参差不齐。

经过一系列的整顿之后,一共得到5万军队,基本都是愿意当兵的青壮。

人数上虽然缩水了大半,但是过往的经验说明,这5万军队综合战斗力绝对超过原来的30多万。

整编剩下的5万人,加上徐州两万,黄得功麾下的五千精骑兵,以及两万九江军和一万武昌军。朝廷在江北一共就有了10万可战之兵。

守江必守淮,朱由崧把战略重点放在江淮一带,其中淮安部署五万左右的军队,分别两万九江兵和两万黄得功精锐,以及一万整编军,以及黄得功麾下的五千精骑兵,由黄得功镇守。

扬州继续督师史可法领导,史可法原本是南京兵部尚书,是陪都六部中最有实权的职位,在朝廷威望非常高。

不过因为拥立朱由崧为帝问题上,坚决反对朱由崧登基,因此,得罪了朱由崧。

马士英成为内阁首辅之后,排挤史可法,朱由崧也默认,最终让史可法离开京都,前往扬州,督师江北。

督师在明朝权利非常之大,总督辖区军政事务。

但是江北四镇有些不同,四镇自恃拥立之功,成为藩镇,史可法名义上督师江北,实际上基本就是光杆司令,除了能够指挥扬州的守军之外,根本指挥不动四镇。

史可法刚到江北督师时,为了快速了解北边的防务情况,离开扬州,微服私访到了东平伯刘泽清的防区视察。

刚一走进城门,竟然被督工一眼看中,抓去当了壮丁,督工就是刘泽清的士兵充当,相当于监工。

史可法被抓壮丁之后,据理力争,还被督工甩了几鞭子。

无奈之下,表明身份,还被督工嘲笑,根本不相信是史可法。

为了少吃皮肉之苦,督师史可法只能委屈求全,前往工地给刘泽清修建宫殿院落。

幸亏刘泽清有一天坐在马车视察宫殿的修理情况,史可法见状,拼命冲上去,爬上刘泽清的马车大喊:“我是督师史可法!”

最终被刘泽清发现,才离开了工地。

史可法虽然是督师江北,完全就是一个空架子,不过经过改制后的江北,朱由崧在扬州驻防了三万人,其中两万是整编军,还有一万武昌军。

现在的史可法才算是有了督师之权,可以指挥扬州三万精锐。

在整编江北防务之际,一艘艘装满武器和粮草的船只从南京出发,经过京杭大运河运送到江北。

朱由崧的强权干涉下,南明进入战时体制,凡是与战争有关的部分,开始全力运转起来。

兵仗局和食品厂马力全开,无数战略物资纷纷装船,不要钱一般疯狂向江北输送,第一站是扬州,第二站是淮安,第三站是徐州。

在朱由崧整合江北防务的同时,多铎也基本扫平了山东的大小反对势力,巩固了满清在山东统治基础。

多铎原本出征的6万军队,现在已经滚雪球一般到了18万,其中单单山东的刘泽清和兴盛恒就共线了6万降兵,加上其他地方收拢的降军也有3万人。

山东一地就有9万投降明军,河南投降的刘良佐也带来了两万,还有一万是河南各地的降军。

手握十八万大军,其中核心力量还是满八旗3万,蒙八旗1万,汉八旗2万,其余的12万投降军队编入了绿营兵。

八旗军经过一系列改变和发展,极端份子野猪皮时期,仇视辽东明人,展开血腥杀戮,当时建虏只有满八旗。

辽东各地,哀鸿遍野,八旗军所过之处,城镇被毁,男人老人被杀,女人财物家畜被劫掠一空,生产基本被破坏。

沃野千里的辽东黑土地,无人种植,商业停止,物价飞涨,经济被完全破坏。

明朝苦心经营两百多年,建立大小城池三百多座,拥有几百万汉人的辽东,在野猪皮起事不到十年时间,人口锐减到十几万,死亡率超过95%,幸存的十几万人全部都成为建虏包衣奴才,大多数都是工匠和女人。

当时江南米价一石需要0.6两白银,大旱的关中也只要4两白银一石,同一时期的辽东,竟然达到20两一石。

野猪皮极端扭曲的杀戮,不仅彻底破坏了辽东经济,激化了与辽人的矛盾。

野猪皮的这种极端做法也感染了他的儿子,其中二贝勒阿敏,野猪皮的次子就是最典型,野蛮粗暴,投降的城市永平城,也就是今天河北卢龙县,直接屠城,投降官员和男人几乎被杀绝,只留下年轻女人,掠夺财物满载而归。

就连当时的李朝皇室也不与建虏交易,甚至就连蒙古与建虏也在打仗。

野猪皮四面树敌,但是一个都没解决,当时建虏看似嚣张,不过在明朝的经济封锁下,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如果野猪皮不死,以他这种极端份子的邪恶思想,崩盘也是迟早的事情,穷兵黩武且嗜杀成性!

第一时期就是野猪皮时期,建虏的军队只有区区四万左右的满八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