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驾亲征击败左良玉后,朱由崧声望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民间,对现在皇帝的评价已经从偏负面到正面,然后不断拔高。
自从朱由崧登基以来,反对他的势力一直都存在,尤其曾经东林党以“贤能者居之”为理由,积极拥立崇祯的堂叔潞王朱常淓为皇帝,强烈反对朱由崧登基。
在江南东林党的影响力虽然很大,风评也很好,但是没有掌握军队,反而被江北四镇成功拥立了朱由崧。
作为东林党对手的马士英成为内阁首辅后,开始打击东林党,姜曰广、张慎言、刘宗周这些掌握实权的东林党大员纷纷被罢官。
朱由崧穿越之后,继续打击东林党,现在朝堂之上,东林党大臣已经很少,主要就是钱谦益和高弘图,关键是这两人现在也偏向于朱由崧。
东林党影响力减弱了不少,已经无法影响朝政。
截然相反的是在民间,东林党的影响力非但没有减弱,还因为朱由崧刚登基时派太监到各地广搜美女入宫,造成百姓怨声载道。
这些东林党人在民间不断鼓吹皇帝失德,东林党为了反对皇帝的弊政被罢官,这让东林党人的形象更加正面。
好在朱由崧穿越,立刻叫停所有扰民弊政,并且先知先觉的建立了以皇明报纸为核心的一整套舆论系统,这一套舆论系统已经开始发挥出能量。
京都黄金地段,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酒楼——醉香楼中,挤满了听书的客人,已经座无虚席,还有客人站着也要听。
“话说皇帝乃真命天子,得知左良玉屠武昌,然后以大神通沟通天地,以武昌几十万百姓的怨气凝结出一把人皇剑!”
“这把人皇剑只有真命天子才能控制,可以大小变化,小到可以变成一个玉佩挂在吾皇腰间,大到可以变成几丈。”
一名中年说出先生,正站在大厅中央,右手一把折扇,正在口若悬河的讲起来。
“左良玉这狗贼有百万大军,吾皇只带了五万荣耀军,两军在九江对峙,吾皇站在三军之前,一挥手,腰间玉佩变成了一把一丈长的宝剑!”
说书先生一挥折扇说道:
“说时迟那时快,陛下轻轻一挥,悬浮在半空中的宝剑化为一道七彩匹练,贯穿左军上千人,直插左贼中军大帐而去。”
“左贼来不及跑,大好脑袋就被斩落在地上!”
“好!”
“陛下万岁!”
台下立刻响起来喝彩之声,不少客厅拍手叫好,赏钱也向着台上扔去。
这些看似玄乎的话,不少百姓都很相信,除了这个时代特有的迷信之外,还有就是朱由崧的舆论工具开始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在朱由崧出征之时,皇明报纸上投稿区就有读书人投稿,皇帝是真命天子,拥有人皇剑,可以轻易打败左良玉。
类似的文章还不少,而且各大酒楼的说书人就已经在讲类似的话题。
最开始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不会相信,但是现在皇帝的的确确只用五万人短短时间就打败了左良玉,前后呼应之下,不少人也就相信了。
消息闭塞,知识越少,越容易相信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酒楼的说书人,继续绘声绘色的讲述皇帝利用飞剑杀掉左良玉之后,百万大军如何弹指间飞灰湮灭。
在强大的舆论正向引导下,皇帝在民间的威望不断拔高,甚至有些被神话,现在老百姓听不得有谁说皇帝不好。
原本不断抨击朝政,诽谤皇帝的东林党人,现在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口无遮拦,只能含蓄的表达不满,或者拐弯抹角的说皇帝不好。
在民间舆论阵地上,东林党彻底败下阵来。
有明一朝,其他方面或许不尽人意,但是在民间言论这一块放的很开,普通老百姓可以议论朝政,甚至可以批评朝廷大员,尤其是到了南明更是直接议论皇帝。
东林党的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说明民间可以讨论朝政。
还有崇祯时期成立的复社更是牛逼,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直接可以抨击朝政。
这一点上远远好过于其他朝代,就算是以开明著称的宋朝,也是不准民间议政。
“师姐,这狗皇帝还会千里之外御剑杀人?真是越吹越玄乎!”
二楼雅间里面,坐着两个姑娘,其中一袭大红劲装的年轻女子十分吸睛,一根黑色宽腰带紧竖腰间,勾勒出一个惊人的幅度,一双修长浑圆笔直的大腿引人遐想,小麦色的皮肤,丰乳肥臀,给人一种健康之美,这种美有些类似于漂亮国的啦啦队员。
年纪稍小少女身材娇小,皮肤白皙,身穿一身青衣,惹人疼爱。
两个女子几乎是两种极端,一个健康力量之美,另一个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女子的温柔之美。
不过这杀气腾腾的话语,却是从这个娇柔少女口中说出。
“哼!世间怎么可能有人御剑飞行,如果皇帝有那么大的本事,建虏还能在北方虎视眈眈?流寇也没能剿灭?”红色劲装女子轻哼一声说道。
“如果狗皇帝真有御剑能力,想要报仇就遥遥无期了!”娇柔少女有些庆幸,不过又有些担心,嘴上说不相信皇帝有御剑能力,不过表情却出卖了她。
“放心,这狗皇帝不可能会御剑能力,就算会,师姐也能帮你报仇!”红色劲装女子一脸自信。
“谢师姐!”少女眼中泛起一丝眼泪,不知是感动,还是想起了心中的仇恨。
台上的说书先生讲完皇帝平左军之后,一边捡起地上的赏钱,一边准备去后堂休息一会。
说书先生来到后堂,忽然眼前出现一名身穿黑衣的男子。
“吴总旗好!”看到这名黑衣男子,说书先生立刻躬身问好。
“代先生,上官有新的命令,最近开始多讲建虏的暴行,最好多讲一些建虏不守信用,还对投降城池进行屠城的故事。”
吴总旗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说道:
“文案都在这里,如何扩展和编排,可以自由定义!”
“属下一定不负重托!讲好故事!壮大朝廷声势!”姓代的说书人双手接过小册子。
“还是老规矩,阅后即焚!”吴总旗提醒道。
“属下明白!”
朱由崧建立的舆论影响是一个系统,并非单独皇明报纸,其中说书人也是系统的一部分,这些说书人分布于各大城市的酒楼,朱由崧让他们讲什么,他们就讲什么,夸大讲,正面讲。
总之,一切都要服务于朱由崧的战略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