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明皇 第65章 精兵路线

作者:大力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5 14:12:1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并不是建虏的冶铁能力多强,装备基本都来自明军。

偷袭抚顺,再到萨尔浒,辽阳战役,等等一系列大会战中,明军几乎被全歼,这些武器装备自然落到建虏手中。

在建虏没有入关之前,铠甲装备这些几乎和明军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头盔上多了一根避雷针,原因就在这里。

每一次大战之后,建虏实力都会暴涨,明军很多时候往往担任运输大队长的职位。

在九江经过一系列的改编和整合,湖广总督何腾蛟拥有两万精锐士兵,麾下大将有马进忠、王允成、卢鼎、高兴龙等人,这些人在九江接受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就会前往武昌驻防。

虽然何腾蛟只带了两万士兵,这是经过一系列的淘汰和缩编之后的精锐,两万人全都是自愿青壮,装备一应俱全。

最主要是派驻指导员之后,所有士兵都知道皇帝对他们的改编详情,非常拥护皇帝的改编,毕竟实打实得到好处。

经过改编之后,大量指导员入住,士兵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向指导员反映,完全杜绝了吃空饷,最大限度增加军队的公平。

不仅如此,这些士兵中不少都有随军家眷,这些随军家眷都被编入屯田兵,安排在武昌到九江沿路肥沃的土地上,成为系统性的农民。

身后就是家眷,在遇到流寇和建虏南下时,这些士兵知道为什么而战,成为能战之兵,敢战之兵。

九江城的都督袁继咸手下也有了三万缩编军队,也是和何腾蛟一样,人数上虽然少了,但是战斗力却提高了。

左良玉的几十万大军,在自愿原则上,经过挑挑选选,只留下了五万人,但是这五万人战斗力未必不如原来的几十万。

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荣耀军也吸收了一部分左军,主要是骑兵,左良玉的骑兵部队虽然很少,但是战斗力还行,属于左良玉宝贝疙瘩。

南方缺马,荣耀军的骑兵本来就很少,缺少精锐骑兵一直是荣耀军的短板,现在吸纳并且左良玉的骑兵之后,拥有一支三千人的精骑兵。

当然荣耀军的非常严格,需要审查,因此,左良玉的五千骑兵,马吸纳了4000匹,但是兵仅仅吸纳了800人,还被打乱编入荣耀军各个班组。

为了保证骑兵的超高机动性和长途奔袭,朱由崧对骑兵的要求很严,不仅马术精湛,至少一人双马,甚至一人三马。

朱由崧对荣耀军的定义是帝国军队的核心,帝国的机动野战部队,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

当然如果以后获得更多的马匹,从再加两个字快速,这一点类似于后世的快反师,每一个战区至少下辖一支快反师,保证在12小时内抵达所辖战区任何地方。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马匹是主要能够快速投送军队的工具,这也是骑兵为什么在古代这么牛逼。

从左良玉部缴获的铠甲和武器装备很多,除了装备精挑细选留下来的五万人之外还剩下不少。

这些装备朱由崧自然是看不上,留给了何腾蛟和袁继咸,作为储备,万一以后有战事,可以快速扩充军队。

说到扩军!

有了这六百万两白银,朱由崧第一个想法就是扩充荣耀军。

朱由崧可不是什么守财奴,尤其是开启上帝视角,知道最多半年,建虏就要南下,有钱不花,难道给建虏存着。

荣耀军成立之初,朱由崧限制在三万人左右,并不是兵源不够,而是钱不够。

当时朱由崧叫停了修建宫殿和民间选秀,在皇宫进行一系列节省开支之后,内堂大约有两百多万两白银,看似不少,但军队是一个吞金兽。

尤其是高标准,严要求下的荣耀军,消耗更是超过其他军队。

养三万人已经是极限,这还是后来抄了京营一些将领的家,拿到他们家族几代人的积攒,不然朱由崧早就把钱花光了。

“真是一场及时雨!”

九江大战之后,朱由崧内堂白银仅仅只剩下十几万两,马上就要养不起军队,现在一下子有了六百万两,完全可以扩军。

粮草方面,从左良玉那里得到了15万石粮食,按照明朝1石等于100斤,相当于现代7500吨粮食。

数量看上去很多,但是左良玉麾下军队和随军家眷接近五十万人,按照每人每天1.5斤计算,仅仅只够吃一个多月。

不过好在朱由崧改编了投降的三十多万,其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屯田兵,现在又是秋收季节,因为战乱,大片的荒田没人收割,只能烂在田地。

只需要给一些少量的粮食就可以安置大多数人,等到秋收之后,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能够给朝廷纳粮。

目前为止,荣耀军的主要开支都来自于内堂,并没有走户部,也就是这支军队完全靠皇帝的私房钱在养活,现在有钱有粮,扩军自然是必须。

“项飞!”

“末将在!”

项飞是第八合成旅第三加强团团长,在九江城协助防守中立功,这段时间一直跟随朱由崧一起视察。

“朕给你个任务,朕拨付船只给你,你带人从九江顺江而下,沿途设立招募点,再招募两万人加入荣耀军,要求照旧。”

“末将领命!”

“冯可宗,这次招募你负责协助!审查一定要细!”

“卑职,遵旨!”

朱由崧招募荣耀军不同于其他军队,每一名加入的士兵都需要锦衣卫层层审查,这点相当于政审,就是兵源优秀的同时,身家也要清白。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荣耀军打造成一支单纯的野战部队,不受任何势力的染指,只认皇帝。

项飞和冯可宗立刻执行皇帝的任务,开始在沿江设立招募点。

荣耀军招募一出,不少符合要求的青壮百姓纷纷报名,场面之火爆,远远超过第一次招募。

这一段时间,在皇明报纸的宣传下,荣耀军这个名字已经如雷贯耳,已经成为荣耀、无敌的代名词。

加上丰厚的待遇,直接点燃百姓的热情。

在古代当兵一直都是一件不好的出路,也就是没有更好出路下的无奈之选。

但凡有身份、有能力之人,几乎很少当兵,那些投笔从戎的文官例外,因为他们一入职,基本就是将领级别,不是普通大头兵。

荣耀军的体系完全不同于这一时期任何军队,这里没有空降,只有脚踏实地,看能力说话。

相比于从其他军队招募将领,朱由崧更愿意自己培养。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在荣耀军这里是行不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