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明皇 第62章 扩张

作者:大力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3 13:48:0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任何不受制约的权利,都有一种自我扩张且吃干抹净的属性,这种扩张是不可逆,即使知道,也无法阻止。

这一点很像王朝三百年周期律,大明末期,白银疯狂涌入,但是朝廷却穷的发慌。

李自成率百万流寇出陕西,一路平推向京都。

为了抵抗流寇,崇祯向大臣募捐,结果文武百官加起来才几十万两,还不如宫女太监多。

但是李自成进京后,拷打之下,获得7000万的巨款,这个数目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当时明朝几十年的收入。

也就是朝廷大员几乎个个肥的流油,却一毛不拔。

不要觉得古人蠢,他们能坐上那个位置,自然是人精,难道不明白大明灭亡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就算新帝仁慈,他们也很难获得重用,权利远不如在前朝。

而且新朝一旦建立,权力重新洗牌,新的权贵诞生,重新掌握帝国最优质的资源。

这些前朝权贵,就算能够苟活下来,最终失去权利!

这一点,所有前朝大臣都明白,只要自己少吃一口,或者把以前吃进去的拿一点出来,把快要饿死的大明救活,他们依旧可以继续趴在上面吸血。

但是没有一个权贵愿意!虽然他们什么都明白!

这就是权利自带不可逆的扩张属性!宁愿一起走进坟场,也不愿意少吃一口!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形成的权贵集团,经过了两百多年的扩张,期间虽然有一些小波折,比如朱棣靖难,消灭一些权贵又产生一些新贵。

但是总的来说,一直在扩张,到了现在,这些权贵以及依附在上面的各种家族和集团,已经快要把大明吸死掉了。

朱由崧看了看,一脸懵逼的众人,知道这种上帝视角的观点,他们很难理解,轻轻叹了一口气。

“就像现在朕征用了几十万顷土地,绝大多数都是士绅和藩王,土地在他们手中,朝廷一分税都收不到,老百姓依旧吃不上饭,不如朕亲自握在手中,让其成为军队粮草的大后方!”

明朝中后期之后,土地兼并已经达到了非常恐怖的程度。加之,朱元璋的藩王制度,大量土地掌握在藩王手中且不纳税,以及世袭罔替不降级,导致百姓供养的三公九卿越来越多。

现在大明下,真正拥有土地的普通百姓已经很少,不然崇祯一年的财政收入不到四百万两。

要知道崇祯的哥哥天启皇帝,也就是那个木匠皇帝,当时一年财政也有一千六百万,才过了十几年,财政收入锐减整整4倍。

清乾隆时期,农税几乎可以达到五千万两,到了光绪因为开海收关税更是超过一个亿。

明朝主要以农税为主,锐减的原因只有一个,王朝末期土地兼并速度已经呈现指数倍增加。

越是疯狂,越证明接近灭亡。

“这,,,,”听到皇帝这种如此直白,如此赤果果的言论,武将还好,尤其是荣耀军将领没觉得什么,他们已经被打上思想钢印。

但是文官却被当头棒喝,完全没想到礼教圣贤下的皇帝会这样直白如此露骨,不少文官面露惊恐之色。

这番言论,朱由崧不会在朝堂之上明言,能在这里对众人说,那是因为挑选出来的随军文官,虽然大多数都是东林党人,但在朱由崧眼中属于可拯救那一类人。

随行文官中最大的高弘图,实权部门,正二品,东林党核心大佬。

建虏拿下破南京,文武百官投降者十之七八,但是这个高弘图没有投降,最后绝食而亡。

以高弘图在南明身居高位,投靠建虏虽然不可能成为新贵,但是衣食无忧问题不大。

朱由崧的认知中,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人也不是泾渭分明的好人与坏人之分,而是好中掺有坏,或者是坏中带有一丝好。

那种不可拯救之人,比如崇祯时期的给事中光时亨,在李自成快要兵临城下时,崇祯想要南迁,却被光时亨一脸正气,慷慨激昂的言论骂了一番。

不仅骂了崇祯,还是骂了想要南迁的官员。

最终崇祯在这些影帝的表演下,深深自责,决定不南迁。

一个月后,李自成破京都,影帝光时亨率先高呼万岁喜迎新皇。

崇祯不仅被骂了,心里不爽,还被带偏了,又产生了自责情绪,关键是为此挂枝。

这样的臣子,不仅不能给皇帝提供任何情绪价值,反而坏大事,自己还没节操。

对于这种没节操还骂皇帝的影帝,朱由崧还是喜欢物理毁灭,眼不见为净。

“陛下圣明,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湖广总督何腾蛟立刻赞同道。

何腾蛟也算是一名大文官,在经历流寇之乱,左军屠武昌,被扣押在左军中一路到九江城,看到无数城池被左军攻破,百姓被劫掠,女子被侮辱。

这一刻,何腾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想要压下天下的邪恶,只有比邪恶更强大。

朱由崧在平定左军时候用的手段,以及投降左军的改编,甚至现在没收荒地屯田,都在做一事情,那就是重新建立秩序。

见识过无序的可怕,何腾蛟更希望秩序,那怕这个秩序有些难以理解。

听到此言,朱由崧有些讶异的看了一眼何腾蛟,若不是知道历史,朱由崧还以为对方在拍马屁逢迎圣意。

历史上的何腾蛟,是南明为数不多的忠义大臣,真假太子案上,摆明立场支持太子。被左军控制,没有理会左良玉多次劝降。

后来逃跑之后,组织收拢溃军抵抗建虏,最后被建虏杀害。

“微臣也觉得陛下此举虽然违背常理,但在特殊时期,建虏虎视中原,这样做不仅可以安置俘虏,还能为朝廷筹备军粮!”一名四品随军文官赞同道。

这名四品文官朱由崧很有印象,名叫乔阳,也是一名东林党人。

朱由崧认为他是可以挽救之人,主要是在借虏平寇上,坚决反对,甚至隐隐表示可以借助流寇力量对付建虏。

借助流寇这种思想,在目前的南明就连朱由崧都不敢贸然提出。

正因为如此,当时要不是朱由崧力保乔阳,早就被喷到拉出去斩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