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督战的左良玉看到已经冲上城墙的士兵又被打了下来,原本喜悦的脸上再次阴云密布,胸口一阵憋闷。
“派人去问一下怎么回事!”左良玉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吩咐道。
一炷香的功夫后,传令兵来到左良玉面前。
“大帅,城墙上突然出现了上千名训练有素的火枪兵,兄弟们伤亡惨重,只能退下来!”
闻言,左良玉眉头一皱,按照探子的回报,防守九江都是一些地方军,仅有的火器也在前几天的攻城中消耗殆尽。
九江城已经被全面围困,援军根本进不来,长江也被封锁。
为了不给朝廷反应时间,左良玉起兵很快,一路也攻城掠地,没有丝毫耽搁,以这样的速度,朝廷就算知道他起兵,根本没有时间调集军队支援九江。
“这一千多名火枪兵是怎么进来?”左良玉有些恼火的问道。
“这,,,”这名传令兵只是一个小兵,怎么可能知道,但是又不能直接说不知道。
就在传令兵有些为难时,围困东城门的一名将领骑马跑了过来。
距离左良玉中军大帐还有一百米时,这名将领立刻下马,向着中军大帐跑了过来,满身尘土,八瓣帽儿铁尖盔也掉了,非常狼狈,一看就是败军之将。
这名围困九江东门的将领左良玉认识,是徐勇手下一名参将,率领五千人驻扎在东门。
“大帅,不好了,一支援军突然从我们背后杀出,弟兄们损失惨重!”这名参将来到左良玉身前,跪在地上,用有些悲戚的语气说道。
左良玉虽然包围了九江城,不过主攻西门,留下三个门,目的防止困兽犹斗,而是希望九江城守军见势不妙,弃城而逃,方便背后掩杀。
古代攻城战,尤其是攻打坚固大城,攻城一方往往需要比守城一方多出七倍的数量才能占上风,并且需要付出三倍的伤亡。
但是一旦弃城而逃效果就不一样,没有坚城作为屏障,没有大炮和守城物资,完全就是待宰羔羊。
“这支军队多少人?”左良玉声音冰冷问道。
“五,,五千人左右!”参将小心的回道。
“你再想想!我要知道准确数字!”左良玉死死盯着参将。
“两千人!对就是两千人!”参将连忙改口说道。
“废物,两千人都挡不住!留你何用!”左良玉猛然掏出佩剑,对准参将的胸口就是一刺。
“啊!”参将双手死死抓住刺入胸口的剑身,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左良玉,想要说些什么,一张嘴却吐出了血沫子。
左良玉一脚蹬开参将的尸体,抬起带血的佩剑说道:“传令下去,继续攻城!后退者,斩!”
听到只有两千人,左良玉心中稍宽,在这种动辄几万人的战斗中,一两千人就像扔在河里的石头,溅不起什么浪花。
左军再次集结向着城门冲去,这一次,在冲锋士兵后面就是督战队,左良玉把督战队都压了上去,就是防止士兵畏战崩溃,想要一鼓作气拿下城池。
“轰!”
“轰!”
“轰!”
这一次,还没有等左军靠近,城墙上立刻响起一连串的火炮声。
一枚枚炮弹砸向左军,直接在密集的左军中犁出一条条残肢断臂的血痕。
红夷大炮的实心铅弹射程较远,虽然攻击面不如开花弹,但是威力却很大,哪怕穿上百斤重的铠甲,一旦被轰中,基本就是铁夹肉。
一阵密集的炮火之后,左军原本的冲锋战阵直接被打乱,只能一窝蜂的往前冲。
“命令炮兵还击!”前线指挥攻城的李国英立刻吩咐道。
左军火炮数量本来就很少,前几天攻城中和守军对射,已经消耗差不多,而且低打高很吃亏,而高打击占尽优势。
最重要左军火炮准度远低于荣耀军,根本无法对城墙上的火炮进行有效压制。
零散的左军还没有靠近城墙,开花弹又来了,不仅如此,站在墙上的荣耀军开始射击。
连续不断炮声和枪声,轻而易举的就粉碎了左军的攻势。
这一次,刚冲到城墙下方,还没有架云梯,左军就已经溃不成军。
围困东城门的参将没有说谎,的确只有两千多人,但是他忘记了说,还有几十辆马车也冲了进去,这些马车装载全是各类火炮和武器。
“好猛烈的火炮!”远远观战的不少将领看到这一幕,心中都发出同样的感慨。
“父帅,撤军吧!”左梦庚看到这一幕,向着左良玉建议道。
左良玉看了看已经快暗下来的天色,挥了挥手,有气无力的说道:“鸣金收兵!”
下令鸣金收兵后,左良玉胸口越来越闷的慌,像在胸口压着一块大石头,越来越难喘气。
随着金鼓声响起,攻城的士兵如蒙大赦,如潮水一般撤退出这修罗场。
刚才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攻城中,左军丢下了几千具尸体,绝大多数还是残肢断臂,整个战场弥漫一股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
在九江城激战正酣时,朱由崧正率领荣耀军主力以急行军每日60公里的速度向着九江城前进,这个已经是古代步兵能够达到的极限速度。
这还是因为在南明腹地,不怕遭遇伏击,铠甲这些全部脱下放在马车。
一般情况下,古代急行军步兵一般在40到50公里,骑兵急行军在90到130公里左右。
后世那支战斗意志无敌的军队创造了14小时72.4公里的记录,震惊了以漂亮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这是有明确可以考证的急行军。
一些历史记载,步兵日行军几百里,这基本是不可能,完全没有考虑常识。毕竟古人喜欢夸大,就像出兵动辄百万,实际上十来万就已经是极限。
以前一些农村老人,可以朝发夕至到省城,距离大几十公里,甚至接近100公里。
但那是单独的个人,不是军队,军队是集体,几千人的集体,行军考虑很多问题,装备、铠甲、辎重、粮草、吃饭等等。
“陛下,请用膳!”太监曾林端着一个红木托盘走进马车,小心的放在小木桌上。
红木托盘上摆放一根烤的滋滋冒油的羊腿,旁边还有一壶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