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瞻园的青石路上,一个大胖子正在缓慢却又坚定迎着阳光跑来。
大胖子不是别人,正是朱由崧。
自从穿越到南明之后,朱由崧每天都坚持锻炼,从最开始跑不动,到现在已经可以慢跑五公里,体重也从原来两百三十多斤减到了200斤。
虽然还是大胖子,不过看上去精神了不少,像一个灵活的胖子。
跑完五公里后,曾林递给朱由崧一块热毛巾。
朱由崧一边擦汗,一边坐在椅子上,擦完汗把毛巾递给曾林,然后就拿起桌上早已准备好的皇明报纸阅读起来。
皇明报纸是朱由崧一手创办,一手组建编辑团队和审核团队,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都按照朱由崧的意思来办。
每一期的皇明报纸朱由崧都会阅读,这一期的皇明日报开头就是一个醒目的标题——鞑子的奸计已被识破。
内容很隐晦的表达了朝廷锦衣卫已经识破了鞑子的奸计,不过皇帝为了把细作一网打尽,正在收网阶段,只等大鱼上钩。
这篇文章,是故意让“御用文人”写的。
“陛下,今天荣耀军发饷日子!内堂已经准备好了!”曾林小声的提醒。
对于这支新军,朱由崧可谓倾尽心血,从不欠饷,而且每次发饷,朱由崧都会亲临现场。
当然这次朱由崧也不会例外,直接说道:“备马!”
一个时辰后,荣耀军点将台上,一个个白花花的银两放在上面,在阳光的反射下,十分耀眼。
点将台四周,一个个方队整齐的站立,一个个士兵以标准的军姿站立,目不斜视,偌大的校场上,竟然没有一丝杂音,只有军旗的咧咧声。
“陛下,三军已经集结完毕!”王文向朱由崧敬了一个军礼。
“开始吧!”
朱由崧一挥手,锦衣卫立刻把一个个装满白银的箱子搬下点将台,与此同时,方队中的连长会带领几个士兵按照一定的顺序上来领取连队的饷银。
每一个连长走到朱由崧身前,都会恭敬的敬礼,朱由崧也会微笑示意。
“荣耀第八合成旅,直属辎重营第三连队连长周永富!”
连长和朱由崧敬完军礼后,会向账房报明部队番号,还有人数,经过核对之后,账房就会发放饷银。
整个荣耀军一共一百多个连队,整个发饷的过程整整持续了两个多时辰,期间朱由崧几乎都是站立,微笑回应每个连队长和士兵,也记下了每个连长的名字和模样。
其实可以直接让旅级,或者团级来领取,然后再各自分下去,这样大大加快速度,但是朱由崧并没有这样。
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每个连长排长都能够认识他,也让他能够认识这些基层军官。
荣耀军是朱由崧最大的依仗,自然会利用各种机会增加自己的掌控力。
“万岁!”
“万岁!”
“万岁!”
最终在一声声万岁声中,结束了发饷,并且按照朱由崧的要求,发完饷银就不用训练,让士兵休息一天,从各种细节刷好感度。
“燧发枪训练的如何?”发完饷银,朱由崧看向王文问道。
自从燧发枪研制成功后,兵仗局就开始批量生产,源源不断的供应荣耀军,包括定量的纸壳子弹,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训练,快速形成战斗力。
“陛下可以亲自观摩一下!现在就有一场燧发枪的训练!”王文说道。
听到要让陛下观摩射击训练,小卓子和小林子明显有些担心。
“好!”朱由崧不假思索,荣耀军可是他的心腹,连自己的心腹都不信任,还能信任谁呢?
朱由崧一行人来到靶场,王文随机抽出三个连队,大约八九百人给皇帝展示一下训练效果。
三个连队排列成五排,横面很长,这种排兵布阵和训练火绳枪类似。
“第一排,开始!”
随着旗手打出旗语,第一排的士兵,立刻上前一步。
“枪上肩!”
第一批士兵异口同声,把燧发枪靠在肩膀,枪管向上。
“打开击铁!”
“咬开子弹!”
“倒引火药!”
“关闭引火池!”
“剩下火药入枪管!”
士兵每喊一声,对应一个动作,不到二十秒钟,子弹就装填完毕,已经举枪进入射击状态,动作整齐划一,看的赏心悦目。
“射击!”旗手一挥。
“砰!”
“砰!”
“砰!”
一阵密集的射击声响起,只见百米开外的人形靶不断地摇晃起来。
第一排射击完之后,第二排开始训练,过程和第一排一样。
等到五排一起训练完后,开始整体训练,也就是模拟实战。
随着旗手发出指令,五排士兵开始把枪靠在肩膀上,不过这一次没有辅助喊声。
虽然没有辅助声音,但是接近上千名士兵整齐划一,沉默又迅速,立刻就有一股肃杀之气。
为了快速让士兵熟练燧发枪,王文和阎应元等军官不仅亲自和士兵一同练习,还不断询问士兵意见,最后经过商量,决定使用这十步训练法。
也就是让士兵把这十个步骤背的滚瓜烂熟,甚至倒背如流,然后训练时候一边做动作,一边喊出步骤。
直到完全熟练,方可不用喊出步骤。
“砰!”
“砰!”
“砰!”
第一排举枪射击,打出子弹后,迅速向后移动,来到最后一排,开始装填子弹,第二排开始射击。
“砰!”
“砰!”
“砰!”
第二排射击完后,向后退到最后一排,已经举枪的第三排立刻射击。
“砰!”
“砰!”
“砰!”
五排士兵完美的协调,让靶场枪声几乎不绝于耳,没有任何间歇。
足足持续了五分钟,几乎每分钟都可以射击三次左右,形成连续打击,旗手才打出停止射击的命令,此刻,整个靶场硝烟弥漫,火药味十足。
透过弥漫的硝烟,看到一动不动,整齐站立的士兵。
“上军刺!”旗手一声大喝,变换挥动手中旗帜。
看到旗语,原本一动不动的士兵,立刻前跨一步,拉开距离,从腰间取下军刺,直接卡在枪管上。
“咔!”
“咔!”
“咔!”
一阵阵清脆的卡扣声中,一把把三菱形状的军刺卡在了燧发枪管上。
在设计燧发枪时,就考虑到一旦敌人近身该如何办?
朱由崧的点拨下,卡扣式的军刺就产生,最开始设计的是持刀,不过朱由崧又点拨了一下,改成军刺。
这种三菱状的军刺,就是后世龙国大名鼎鼎的军刺,因为过于残忍,被联合国列入禁用冷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