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咸鱼王老二 第69章 一亿三千万建农场

作者:路子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1 15:42:0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王志勇回到家里,还在发呆。富婆姐姐看着他回来就在那里沉思。

“怎么了,今天不是出去聚会吗,是出什么事了?”

“姐姐,今天和李瑞杰他们在一起吃饭,提到了现在的粮食安全问题,然后大家就让我自己建农场,这样也可以保证咱们自己吃的不出问题。”

富婆姐姐点点头表示可以“这个建议不错啊,怎么你钱不够?”

“不是,关键是他们设想的太大,我一开始觉得弄个几百亩就可以了。结果他们说这么多东西,最少也要一万亩。主要是后边其他人也会来我这里要东西。”

“他们说的没错,这个农场一旦弄好,肯定会有人找上门的。其实你说的这个已经有人在做了,只不过规模很小,而且确实价格挺贵的。因为不打农药,不上化肥价格就一定很贵,产量也不会高。”

富婆姐姐和王志勇一番分析,最后决定,这个事可以做,不为别的,他们自己也需要。

王志勇第一次有了使命感,起码他可不想自己和孩子们,将来被那些黑暗食品摧毁身体。

既然要做,那就要盘算一下资金问题。富婆姐姐可以提供,王志勇觉得不用。

他嘴上喊着姐姐我不想努力了,实际上真的不会去花姐姐的钱。

按照一亩地租金五百块计算,一万亩地一年就是五百万。十年五千万,三十年就是一亿五千万。

加上后续的机械设备,人工,种子,还有配套的水电,宿舍,七七八八最少也要一千万。

王志勇安排几个人去京城周边考察,顺便精算一下投资到底需要多少?

很快各种信息汇总回来,京城顺义,密云都符合农场的要求。

而且和王志勇一开始想的不一样,如果是良田租金五百正常。

不过农场有果园,养殖场,所以真正的良田不多,价格也很低。

按照设想,果园两千亩,用来种植各种果树。

露天蔬菜和大棚蔬菜合计一千亩,露天蔬菜是正常节气,大棚主要是种植反季蔬菜。

然后养殖场两千亩,分别养殖猪,牛,羊,鸡,鸭。以猪牛羊为主,鸡鸭为辅。

剩下五千亩用来种植玉米,水稻,小麦。

密云那里有个大队恰好有几万亩土地,不是个人的,属于集体的。

听说大作家要来这里建农场,乡政府表示价格,政策好说。

前期谈判人员经过沟通,最后确定一万亩,三十年租金一亿人民币就可以。

最主要,王志勇肯定需要雇佣大量的农民,这也算招商引资了。

反正他们种植的产品,肯定不会和普通人一样那么便宜。

李瑞杰,路泽,张功力他们五个人也没有闲着,帮着王志勇疏通关节。

几个人都是雷厉风行之辈,说干就干。毕竟关系到所有人吃饭问题,一想到自己每天吃的那些农药,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王志勇就这样被大家推着开始往前走,农场负责人同样也是远大出来的。

这位叫丁凯的远大副总,前一段时间和刘超竞争魔都负责人错失一筹。

这次终于扬眉吐气了,毕竟物业公司才多少人。这次按照老板的计划,最少也要几百人。

甚至可能上千人,丁凯觉得自己一定要好好干出一番成绩。

王志勇觉得自己现在真的很牛逼了,五月份账户变成了七千六百万,

跟着他现在就变成负债了,实际没有等他考虑借钱,钱又来了。

如今已经是七月份,来自星星的你小说第一批一千万册,早就卖完。

各国媒体再次轰动,王志勇这个大作家现在的影响力太大了。

读者遍布全球,这次亚洲范围一千万册分布在各国根本不算什么。

二次加印,几个出版社提前和书店收取了预付款。

书店也和来买书的收预付款,就是先付定金,过一段时间再来拿书。

通过各国各地区统计,最终二次加印总数达到两千万册。

加上第一批就是三千万册,看着很多,实际国内就差不多八百万册。

剩下几个国家,几个地区才两千两百万册,也就那样吧。

二次加印版税,再次给王志勇带来八千万收益。

加上原来的七千多万,王志勇终于不需要考虑贷款建农场了。

一亿土地租赁费用,三千万农场建设资金。

一眨眼,王志勇的账户再次变成两千万。

因为投资农场,王志勇这段时间恶补了很多农业种植知识。

结果算完账,王志勇懵了。

我这是弄个什么情况?

首先以五千亩粮食作物为例,小麦经过化肥催化一亩地可以达到一千斤到一千两百斤。

玉米最高可以达到一千四百到一千六百斤。

可是不用化肥,用农家肥也就是人类粪便发酵后上到土地,粮食产量也就达到别人一半。

加上后期虫害,病害,如果采用最安全的农药,对人体危害小或者没有,导致产量再次减半。

也就是说五千亩土地平均一千斤一亩地,他们只有两百斤上下。

一年两季也就四百斤收获,别人卖一块,两季可以收获两千多块钱,他们需要卖五块一斤,才堪堪达到两千块一亩地。

这么贵的粮食会有人买吗?总不能自己吃吧。哪怕产量再少按照一亩地四百斤计算,五千亩就是

两百万斤粮食。

王志勇头大了,这才是粮食。

蔬菜那里更可怕,不用化肥,不用杀虫,除草农药,一亩地产量只有正常收成的两成左右。

这就代表王志勇的农场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其他五倍零售价。

关键是因为不用农药,就需要大量的人工负责除草,杀虫,及时整治病害。

别人一个人可以种植十几亩地,他们这里一个人可能才两亩地。

哪怕种地收割都是机械化,那平日里的精细化也要雇佣大量的员工。

怪不得密云那里的乡政府轻轻松松少要几千万,合着背后的算计这么深。

再配合果树,养殖场方面,总之农场未来的产品一定是很贵的。用工人数一定是最多的,这就是王志勇得到的结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