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说 第14章 宛城烽火聚群雄

作者:祝老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0 21:33:5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都点燃。宛城之下,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仿佛是人间炼狱。朱儁身着一袭银色战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宛如战神下凡。他骑着一匹矫健的白马,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地注视着眼前的宛城,那眼神中透露出的果敢与坚毅,让人无法直视。

“弟兄们,此番支援宛城,务必全力以赴,将黄巾军一举击溃!”朱儁的声音雄浑有力,在军队中回荡,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鼓舞着每一个士兵的士气。他的脸庞轮廓分明,被烈日晒得黝黑,岁月和战争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这反而增添了几分成熟与稳重的魅力。

身旁的荆州刺史徐璆,身形魁梧壮硕,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他身着黑色战甲,腰间佩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剑身寒光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它的锋利与无情。徐璆面色严肃,眉头紧锁,紧握着手中的长枪,枪尖直指宛城,仿佛要将这座城池瞬间穿透。“朱将军,宛城久攻不下,城内黄巾军负隅顽抗,咱们此番支援,可得小心行事,切不可掉以轻心。”徐璆的声音低沉而厚重,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

“徐刺史放心,我自有计较。”朱儁微微点头,目光依旧紧紧盯着宛城,心中已经开始谋划着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他深知,此次支援宛城,任务艰巨,但他毫不畏惧,凭借着多年的征战经验,他有信心扭转战局。

此时,远方尘土飞扬,一支军队正快速赶来。为首的正是情节,他满脸疲惫,战袍上还沾染着斑斑血迹,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屈的斗志。他骑着一匹棕色的战马,来到朱儁和徐璆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朱将军,徐刺史,多谢二位前来支援,宛城战事吃紧,我等已苦战多日,幸得二位及时赶到。”情节的声音略带沙哑,显然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战斗,体力和精力都消耗巨大。

朱儁连忙上前,扶起情节,关切地说道:“情将军快快请起,都是为朝廷效力,不必多礼。你且说说,城中黄巾军的具体情况如何?”

情节站起身来,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黄巾军首领赵鹏,此人颇为狡猾,指挥有方。他将宛城防守得固若金汤,我军多次进攻,都被其击退,伤亡惨重。城中黄巾军约有两万余人,士气虽不算高昂,但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充足的粮草,一直坚守不出。”

朱儁听完,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如今我等三人合兵一处,共有一万八千人,兵力虽稍逊于黄巾军,但只要我们合理谋划,定能破敌。徐刺史,情将军,我看不如这样……”朱儁将三人的将领召集到一起,在地上铺开地图,详细地讲述着自己的作战计划。众人围在地图旁,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而在宛城之上,黄巾军首领赵鹏目光冷峻,注视着城外逐渐汇聚的汉军。他身着一身破旧但却整洁的战甲,虽然看起来有些寒酸,但却难掩他眼中的智慧与狡黠。“哼,朱儁、徐璆,还有这个情节,他们终于来了。不过,想攻破我宛城,可没那么容易。”赵鹏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身旁的一名黄巾军将领担忧地说道:“大哥,汉军此番合兵,来势汹汹,咱们该如何应对?”

赵鹏转过身,拍了拍那名将领的肩膀,自信地说道:“兄弟,莫要慌张。宛城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咱们以逸待劳。他们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只要咱们坚守城池,等待时机,定能将他们击退。”

“可是,大哥,万一他们想出什么诡计,咱们该如何是好?”那名将领依旧忧心忡忡。

赵鹏笑了笑,说道:“放心吧,我早已派人在城外打探消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只要咱们小心防范,就不会有事。传令下去,加强城防,日夜巡逻,不许有丝毫懈怠!”

“遵命!”那名将领领命而去。

赵鹏再次望向城外的汉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知道,汉军此次合兵,实力不容小觑。但他身为黄巾军的首领,肩负着众多兄弟的生死和希望,他不能退缩,只能勇往直前。

城外,汉军开始安营扎寨。士兵们忙碌地搭建帐篷,搬运粮草和兵器。朱儁在营帐中,仔细地研究着宛城的地形和黄巾军的防御部署。他的营帐布置得简洁而有序,一张宽大的桌子上堆满了地图和文书,墙上挂着各种兵器,彰显着他的身份和地位。

“将军,晚饭已经准备好了。”一名亲兵走进营帐,恭敬地说道。

朱儁摆了摆手,说道:“我不饿,你先下去吧。”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上,仿佛已经忘记了时间和饥饿。此时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作战计划的制定中,他要找出黄巾军防御的弱点,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夜幕降临,宛城内外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口令声,打破了这夜的宁静。朱儁独自一人走出营帐,抬头望着夜空。夜空中繁星点点,宛如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但朱儁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夜景。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士兵们的牵挂。

“将军,夜深了,您还是早些休息吧,明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徐璆不知何时来到了朱儁的身后,轻声说道。

朱儁转过身,看着徐璆,说道:“徐刺史,你说咱们此番能顺利攻克宛城吗?”

徐璆微微一愣,随即坚定地说道:“朱将军,咱们三人合兵,又有如此精锐的士兵,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定能攻破宛城,击败黄巾军。将军不必过于忧虑,早些休息,养精蓄锐,明日才有精力指挥作战。”

朱儁点了点头,说道:“徐刺史所言极是,是我过于忧虑了。好,咱们都早些休息吧。”

两人回到营帐,各自休息。然而,这一夜,对于许多人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汉军士兵们在营帐中,或是擦拭着兵器,或是默默祈祷着明日的战斗能够胜利;黄巾军士兵们在城墙上,警惕地注视着城外的动静,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第二天清晨,阳光刚刚洒在大地上,汉军的营地便热闹起来。士兵们早早地起床,吃过早饭,便开始整理装备,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战斗。朱儁、徐璆和情节身着战甲,精神抖擞地站在点将台上,检阅着士兵们。

“弟兄们,今日便是咱们攻克宛城,击败黄巾军的日子!大家要奋勇杀敌,为朝廷立功,为百姓除害!”朱儁的声音再次响起,充满了激情和斗志。

“奋勇杀敌!为朝廷立功!为百姓除害!”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震碎。这整齐而又响亮的口号声,充满了力量和决心,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汉军的强大气势。

随着朱儁的一声令下,汉军开始向宛城进发。士兵们手持兵器,步伐整齐地向前推进。阳光洒在他们的战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宛如一条金色的巨龙,向着宛城扑去。

宛城之上,黄巾军士兵们早已严阵以待。他们看着城外逼近的汉军,心中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即将到来的战斗,生死未卜;兴奋的是他们终于有机会与汉军正面交锋,保卫自己的家园。

“放箭!”随着赵鹏的一声令下,城墙上的黄巾军士兵们纷纷弯弓搭箭,向着汉军射去。密密麻麻的箭雨如同蝗虫一般,向着汉军扑去,一时间,汉军阵地上惨叫声不断。

“盾牌手,上前!”朱儁大声喊道。汉军的盾牌手迅速上前,举起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挡住了黄巾军的箭雨。随后,弓箭手和投石手开始反击,他们向着城墙上的黄巾军射去利箭,投出巨石。一时间,宛城上下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汉军不断地发起进攻,试图攻破宛城的城门和城墙;黄巾军则顽强抵抗,用各种武器击退汉军的进攻。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战场上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

“冲啊!”情节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带领着一支精锐部队,向着宛城的城门冲去。他们冒着黄巾军的箭雨和石块,奋勇向前。然而,城门紧闭,防守严密,他们多次冲击都未能成功。

“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城门防守太严,咱们根本冲不进去。”一名将领跑到情节身边,焦急地说道。

情节皱了皱眉头,说道:“看来只能从城墙上想办法了。传令下去,准备云梯,咱们从城墙上攻进去!”

于是,汉军开始搬运云梯,准备从城墙上发起进攻。然而,黄巾军早有防备,他们用滚油、巨石等武器,不断地攻击着汉军的云梯。许多汉军士兵在攀爬云梯的过程中,被黄巾军击中,惨叫着从云梯上坠落。

朱儁在后方看着战场上的局势,心中十分焦急。他知道,这样下去,汉军的伤亡会越来越大,必须想办法尽快攻破宛城。他的目光在战场上四处扫视,突然,他发现了宛城城墙的一个薄弱之处。

“徐刺史,你看那边,城墙的拐角处,黄巾军的防守相对薄弱,咱们集中兵力,从那里突破!”朱儁指着城墙的拐角处,对徐璆说道。

徐璆顺着朱儁指的方向望去,点了点头,说道:“好,我这就带领一支军队,从那里进攻。朱将军,你在这里指挥全局。”

徐璆带领着一支军队,向着城墙的拐角处冲去。他们避开了黄巾军的主力防守,迅速接近城墙。然后,士兵们架起云梯,开始攀爬城墙。

黄巾军发现了汉军的意图,连忙调派兵力,加强对城墙拐角处的防守。一时间,这里的战斗变得异常激烈。汉军士兵们在徐璆的带领下,不顾生死地向上攀爬;黄巾军士兵们则拼命地抵抗,试图将汉军推下城墙。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朱儁突然下令:“全军出击,全力进攻!”汉军士兵们听到命令,士气大振,纷纷向着宛城发起了最后的冲锋。他们喊着口号,不顾一切地冲向宛城,仿佛要将这座城池踏为平地。

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黄巾军的防线终于出现了松动。徐璆抓住机会,带领着士兵们成功地登上了城墙。他们与城墙上的黄巾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一时间,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攻破城墙了!冲啊!”汉军士兵们看到徐璆登上了城墙,士气大振,更加勇猛无畏地向着宛城冲去。赵鹏看到城墙被攻破,心中大惊,连忙组织兵力,进行反击。然而,汉军的攻势太猛,黄巾军渐渐抵挡不住。

“撤!快撤!”赵鹏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撤退。黄巾军士兵们纷纷向着城内逃去,汉军则乘胜追击,攻入了宛城。宛城之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汉军与黄巾军在大街小巷中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毛骨悚然。

朱儁、徐璆和情节在城中会合,他们带领着士兵们,继续追杀黄巾军。赵鹏在混乱中,带着一小部分残兵,逃出了宛城。宛城之战,以汉军的胜利而告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