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口,苗家后生吹了声哨子,杨老岩和盘老根早已带着几个精壮汉子焦急地出来迎接,看到我们一行人狼狈不堪、伤痕累累地出现,尤其是看到昏迷不醒的阿绣和虚弱萎靡的黄姥姥,两人脸色骤变。
“哎呀!我的老天爷!你们这是…”杨老岩连忙迎上来,声音带着惊骇和关切。
“快!进屋说!阿彩,快去烧热水,拿伤药!”盘老根反应更快,立刻指挥人手帮忙搀扶伤员,同时警惕地扫视着众人身后黑暗的山林。
在盘老根家火塘温暖的光线下,我们简单处理了伤口,灌下滚烫的姜茶。
云燕强撑着精神,用最简洁的语言讲述了落洞坳的遭遇,恐怖的蛊兽、苗王邪阵、黑水心碎片、铜棺傀儡,以及最关键的信息,二呆的魂魄被抽走,囚禁在四百公里外的贞丰县笃山天坑。
“笃山?”杨老岩和盘老根同时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怎么?你们知道那里?”我立刻追问,心脏揪紧。
盘老根苍老的脸上布满凝重,他捻着山羊胡,声音低沉:“岂止是知道,贞丰笃山,那是比落洞坳更绝的地方,在我们这里有个名号,叫万蛊归墟。”
“万蛊归墟?”蓝玉儿凤目一凝,皱眉问:“什么意思?”
“传说那里是上古苗疆万蛊之源,也是无数失败蛊虫和蛊师的最终葬身之地!”盘老根的声音带着敬畏和恐惧,他喝了口茶,接着说:“山势险恶,毒瘴终年不散,天坑深不见底,地下暗河汹涌如雷,更可怕的是,据说坑底有活着的蛊母,任何生灵踏入深处,都会被万蛊噬心,尸骨无存,是真正的禁地,比落洞坳这种有进无出的地方还要凶险十倍,你们…你们要去那里救人?”他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
杨老岩也沉重地点头:“没错,从我们这里去贞丰,路途遥远,且山路崎岖难行,那地方在贵阳西南,我们在东南,是个大调角,直线四百公里,实际走起来,绕山过水,怕是要六百公里的山路脚程,而且笃山天坑地形极其复杂,外人进去,九死一生。”
“九死一生也要去!”小三猛地站起来,眼睛赤红,他咬牙道:“二哥的魂在那里!被那老鬼折磨!”
我按住激动的小三,看向杨老岩和盘老根,沉声道:“二位老先生,我们别无选择,我们要找的是手足兄弟,就算下面是刀山火海,万蛊噬心,我们也必须闯一闯,恳请二位,帮我们指条明路,要最快、最安全的路线,需要什么准备,寨子里能否提供向导?”
杨老岩和盘老根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撼和无奈,最终盘老根叹了口气,用烟袋锅在地上划拉起来:“罢了…救人要紧,最快的路不能走大路绕,太慢,得穿老林子,有条线是以前生苗采药人和外乡湘西赶尸匠才敢走的秘径,能省下一半路程,但极其凶险,毒虫猛兽、瘴气迷途都是常事。”他抬头看了看我们,眼神锐利,接着说:“向导的话寨子里倒是有几个老猎户熟悉那段路,但笃山天坑深处,没人敢去,我们最多能把你们送到天坑外围。而且你们得答应我,无论结果如何,不能强求向导跟你们下去送死。”
“可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道:“送到外围即可,就和落洞坳一样,我们自己下去,还需要准备什么物资?”
“至于准备么”。盘老根沉吟道:“驱虫避瘴的药粉要多带,我看你们的物资够用了,咱寨子的五毒避瘴散效果最好,我也给你准备一些。”
我点头道:“那就有劳了,几百公里的路马车怕是慢吧,能不能找大路换汽车走一段?防水的油布、绳索、攀岩钉爪我们都有,干粮也足。还有对付蛊虫邪祟的东西,想必你们也有不少偏方药品,所需种种,蓝姐你和两位老先生商量,我们按市价双倍购买,还请尽快帮忙筹措,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
杨老岩点头允诺,火塘的火光跳跃着,映照着众人疲惫却无比坚定的脸庞。
贞丰笃山,万蛊归墟。为了夺回兄弟的魂魄,再深的绝地,我也要闯一闯,篝火噼啪作响,如同战鼓敲响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天刚蒙蒙亮,笼罩摆贝苗寨的薄雾尚未散尽,寨口已是一片忙碌,盘老根亲自送来几大包用油纸裹得严严实实的五毒避瘴散,气味辛辣刺鼻,却透着一种令人安心的草木气息,这也是蓝玉儿鉴定完的,是驱蛇虫的佳品。
杨老岩则安排了两架结实的苗家马车,拉车的还是那耐力极佳的山地矮马。
“几位老哥,辛苦了!”我郑重地向两位头发花白的苗家猎人向导抱拳,他们是盘老根精挑细选出来的,黝黑的脸上刻着风霜,眼神锐利如鹰。
“莫客气,小五哥是干部,也是我们寨子的朋友,可我们只熟到荔波地界,后面就看你们的了。”为首的向导老石头话不多,声音沙哑却沉稳。
阿绣被小心地安置在铺了厚厚干草和油布的马车上,虽然依旧虚弱,但神智清醒了许多,靠着蓝玉儿闭目养神。黄姥姥也恢复了点精神,小小的身体裹在厚实的苗布披风里,她坐在车辕上眼神若有所思地扫过清晨静谧的山寨。
小三、云燕和我带着西楼挤在另一辆车车斗里,装备物资捆扎得结结实实。
“驾!”随着鞭梢轻响,车轮碾过湿润的泥地,发出吱呀的声,两架马车在晨光中驶离了摆贝苗寨,沿着蜿蜒的山道,一头扎进了莽莽苍苍的黔东南群山。
山路崎岖马车颠簸,沿途景色壮丽却也单调,层层叠叠的梯田镶嵌在陡峭的山坡上,偶尔能遇见背着竹篓的苗民,投来好奇而友善的目光。
越往西南,山势愈发险峻,空气也变得更加湿热,矮脚马喷着白气,奋力前行。
随走随扎营,还在路过的寨子借宿了一夜,整整一天半的颠簸,我们终于抵达了黔桂交界处的荔波县城。
县城不大,依山傍水,濛江上游樟江分支的清澈河水穿城而过,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水汽和市井生活的气息,与深山苗寨的静谧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