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日不落帝国 第60章 一觉睡到自然醒

作者:风之清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3 12:28:32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这一夜,朱由检睡得格外的沉。

自从穿越以来,朱由检还没有睡过这么香的觉,每天都在紧张和焦虑中度过,睡眠时间从来没有超过四个小时。

也许是大事已定的缘故,朱由检特别地放松,一觉睡到了自然醒。

醒来的时候,窗外阳光灿烂,一对喜鹊在树梢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由于朱由检特别地吩咐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不论来了什么人,都不得打搅他睡觉,所以那怕是前线的战报文书堆集如山,王承恩也不敢打扰朱由检的好梦。

孙承宗几乎是一夜未眠。

明军昨夜丑时在多条战线上发起进攻,身为总指挥的孙承宗自然是不敢有任何的懈怠,朱由检可以做到高枕无忧,但孙承宗不行啊。

明军的进攻算是相当的顺利,有当地向导的指引,明军很轻易地就绕到了建奴军的后方,于丑时三刻同时向龙井关、大安口和洪山口发起了进攻。

这三路明军每一路皆是五千人,而且这可不是虚数,而是扣除了吃空饷和老弱残兵之后的实数,实打实的精兵悍卒。

而建奴方面驻守这三处要隘的,也仅仅各有三百人,哪怕他们再能打,哪怕这些关口再险峻,也没什么卵用,明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龙井关、大安口和洪山口。

同时另外三路打阻援的明军也全部到位,明军前期的作战效果完全可以打满分。

但很快,建奴的反扑也如同是暴风骤雨般来临,在这燕山山脉的狭长谷地内,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战报如雪片一样传向了遵化,孙承宗几乎是应接不暇。

战场上的态势瞬息万变,攻守易势往往只在两封文书之间。

而且,这些战报文书即使到达了孙承宗的手中,也仅仅代表这不过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根本无法得知实时的战况究竟是什么。

“陛下还没醒吗?”孙承宗感受到了如山的压力,只能过去询问一下王承恩。

王承恩此刻也是心忧如焚,但陛下既然有交待,他可没有胆量去违背。

所以,现在那怕是天塌下来,都不会打扰朱由检的美梦。

一觉睡到自然醒,这种感觉真滴很美。

朱由检伸了个懒腰,睁开眼,映入眼帘一眼焦灼的王承恩。

“我的皇爷呀,”王承恩尖声低叫道,“您可终于醒了——”

“怎么,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吗?”朱由检边起身边问道。

“没有没有,一切都按照皇爷的计划进行着,非常的顺利。”王承恩边说着,边取过裘皮大氅,给朱由检穿上。

“孙老何在?”

“孙总督昨夜一直守在大堂,一宿未眠。”

朱由检轻噢了一声,道:“孙老如此年纪,夙夜未歇,别累坏了身子才是。走,过去瞧瞧。”

“皇爷,您还没有用早膳呢。”

“到大堂吃吧。噢,对了,多准备几份。”

大堂内十分的热闹,除了孙承宗,兵部右侍郎李邦华、永平兵备道副使梁廷栋以及方正化、孙应元等人皆在大堂内,围着沙盘,激烈地讨论着。

显然,这一夜除了朱由检之外,其他人都是彻夜未眠。

看到朱由检过来,诸臣皆是大礼参拜。

朱由检摆了摆手,道:“诸位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诸臣都站了起来,立于沙盘的两侧,把最中间的位置留给了朱由检。

朱由检扫了一眼沙盘,沙盘上的军旗标识已经和昨日有了较大的变动。

当然,这也是朱由检特别吩咐的,敌我双方的动态变化,要实时地反映在沙盘上面,这样也方便指挥者了解战况,及时做出调整。

明军的标识是红色小三角旗,建奴的标识是蓝色小三角旗,朱由检看到龙井关、大安口、洪山口都插上了红旗,显然明军已经是顺利地夺取了这三个关口。

而关口靠南的一侧,则插着多面的蓝旗,红蓝两种旗帜靠得很近,那就显示着双方正处于交战状态,而且在数量上,建奴人明显占据着优势。

这和朱由检预料的几乎是一模一样,大局已定。

这也是朱由检敢高枕无忧安然入睡的资本。

“陛下,该用早膳了。”王承恩提醒道。

这次出宫,御膳房自然是派人跟随的,到了遵化之后,朱由检的膳食,自然也是由御膳房的人来负责的。

秉承着一贯的节俭作风,早膳也是极为简单的,一碗白粥,两样小菜外加一颗鸡蛋。

朱由检对群臣道:“诸位爱卿想必也没来得及吃早饭,朕命人多准备了一些,一起吃吧。”

按惯例,皇帝吃饭,大臣们是没有资格的,除非有特别的宴会,此时朱由检如此随和地和大家在一起吃早饭,恐怕是闻所未闻之事。

虽然只是些白粥咸菜,但却让在场的大臣们是激动万分。

能和陛下共进早餐,那可是与有荣焉,幸甚至哉啊,回到京中,也足以让他们跟同僚们吹上许久了。

朱由检却是没有在意,一顿饭嘛,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了,这么简单的早餐,真有点拿不出手啊。

哎,要怪也只能去怪前身的崇祯皇帝了,你说你堂堂一个皇帝,用得着这么抠门吗?

勤俭节约固然是一种美德,但节约过头那就叫吝啬了。

更何况,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每天吃这么没营养的饭菜,干着超负荷的工作,劳心费力,就算是李自成没打到北京来,也会把自己给耗死了。

所以,朱由检暗暗打定了主意,等遵化事了,回到北京之后,第一时间就是让御膳房改菜单。

虽然说咱不可能像老佛爷那样顿顿吃一百零八道菜的满汉全席,但每天吃个八菜一汤也不过份吧,荤素搭配,营养要全面。

都说民以食为天,这天子也是长着嘴的,也是要吃饭的。

吃得好一点,不算过分吧?

再说了,你崇祯就算是每天喝西北风,一年也省不下几百两的银子,加上后宫的嫔妃,一千两银子,撑死了。

可这一千两银子,放在哪儿,它也顶不了个屁事呀!

所以啊,开源要远比节流更重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